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明后年电力电子、电厂自动化、国际业务等电网外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近年来,公司收入、利润稳步增长,201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7%,净利润同比增长25.76%。公司网外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收入占比从2012年的20%左右提升至当前的30%左右,公司在电力电子、电厂自动化方面已进入国内第一梯队。2014年上半年,公司第二大业务电力电子产品、第三大业务发电厂自动化系统,以及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增长率均在30%以上。公司不断拓展网外业务,为钢铁、煤炭、航空等多个行业提供可靠用电的保障方案,为多个行业公司提供直流电源项目、高频感应加热电源项目,上半年在工业领域、SVG无功补偿系统、火电厂自动化、水电机组保护、光伏风电等多个方面实现突破性中标,有力保证了今年及明年的收入,工业领域、水电火电自动化、新能源市场的开拓也打开了明后年及以后的增长空间。随着各行业自动化的提升、安全用电要求的提升,随着火电、水电、新能源的发展,随着中国高铁技术及特高压电网走向世界,公司网外业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银行安防、新能源新材料等电网外市场取得快速突破 公司原为煤炭行业提供安防系统,近期在银行安防取得突破。公司有雄厚技术积淀,且银行安防、监控、后台管理等市场空间巨大,随着业务的突破,明后年有望成为增长亮点;公司安防系统还可能突破至其他工业领域,大幅提升收入。此外,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和储备较多,未来更多新业务有望进一步拉动网外业务增长。
明年初产能将扩大30-40%,满足订单需求 今年以来,公司产能不足,导致公司交货延迟,订单的取得、收入的确认也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在保定的生产基地将于明年初释放产能,公司将增加30-40%的产能,如通过加班、倒班等措施,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公司保定基地土地充裕,可以满足公司未来5-10年的发展
二股东清算,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主要分配至公司管理层;管理层年龄较年轻,预计管理层将有更大的热情推动公司发展 2014年10月30日,四方股份二股东福瑞天翔股东会审议通过的《清算报告》,福瑞天翔所持有的四方股份的股份将按照其股东所占福瑞天翔的股权比例进行分配,我们预计将于2014年12月23日之后进行分配。本次共26,632,609股,分配至92名股东。其中,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王绪昭、赵瑞航、贾舰张友、张显忠、张忠理、祝朝晖共持有7145351股,以当前股价计算,约1.3亿元。七人承诺:在公司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本人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本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而2011年以来,公司执行的股权激励,每个高管最多仅5万股。我们认为,随着股份分配至个人,公司管理层将投入更大的热情为公司服务,推动公司做大做强,推动公司实现发展。另外,董事长、总裁、董秘等多名高管未纳入本次分配,而且纳入本次分配的高管仍有部分股份留在四方集团,我们认为,这代表公司管理层持续看好公司未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6日21时26分,西南电网用电负荷首次突破1亿千瓦关口,达1.02亿千瓦,创下新高。7月17日21时25分,西南电网用电负荷达1.03亿千瓦,再创新高。面对本轮高温大负荷考验,国网西南分部积极研判、周密部署,精细开展负荷预测,采取多项措施,守牢电网安全生命线,全力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各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近日,国内权威机构赛迪顾问(CCID)发布业内首份《2024-2025中国电力模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华为电力模块登顶中国电力模块市场份额第一。AI时代,数据中心供配电加速向融合高密演进随着AIGC应用快速迭代,AI大模型训练、推理需求激增,推动数据中心机柜功率密度大幅提升。智算中心
7月17日,新疆慧能九疆伊吾300MW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根据公示,该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9.1347亿元,折合单价为3045元/kW。相关招标显示,慧能九疆伊吾产业园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6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建有限公司承建的国能保定蠡县集中式风电项目二期200兆瓦二标段正式开工,第一根混凝土管桩顺利施工。该项目施工范围包括15台风机范围内所有风机基础施工、风场内运输道路的新建和改扩建、箱变基础施工、箱变及箱变低压侧电气安装;35千伏集电线
文丨三峡小微作者丨雷海超韩强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我国多地高温闷热,局部地区温度超过40摄氏度。高温闷热天气导致能源消耗增多,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步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三峡集团各“风光”场站聚焦提升电力保供能力,以安全生产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电力市场交易辅助平台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两类:基于电力系统模型的模拟出清技术路线和基于数据驱动(AI)的电价预测技术路线。这两类技术各有特色,在电力市场交易决策支持中扮演着不同但互补的角色。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两类技术路线正逐步从各自独立向融合协同方向发展,共同推动电力交易智能化
“主变、母线、隔离开关等设备运行温度在正常范围,站内设备运行正常……”7月17日,在35千伏城南变电站内,永清公司工作人员正手持红外测温仪,紧盯设备数据,开展变电站设备巡视巡检工作,确保在高温天气下可靠供电。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持续,设备极易因温度过高出现发热、放电等故障,威胁电网安全稳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给电力保供带来“烤”验。中国电建各个项目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技术亮剑,推进电网建设“加速跑”江西吉安南部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顺利投运,项目位于江西吉安市南部,工程共分新建、换接、改造3个部分。整个项目跨越作业任务繁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浙江院中标平阳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温州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标段三。该项目拟安装38台单机容量16.2兆瓦风电机组,采用500千伏海上升压站,风电场由8回66千伏海底电缆汇流至海上升压站,经500/66千伏变压器升压至500千伏后通过1回500千伏三芯海底电缆敷设至瑞安
众所周知,电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电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激烈的世纪电流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角,爱迪生和特斯拉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更适合输电”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个坚持直流,一个力推交流。结果呢?这场大战以交流电胜出告终,但直流也没下岗,爱迪生成为电灯之父,直流、交流各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天津基于增量配电网174MW/1034MWh长时储能电站项目铅炭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发布。招标人为天津泰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由国有控股的天津泰达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持股。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第六大街、欣泰街、泰华路和泰欣路之间,原天津顶园食品有限公司厂区位置,占地2789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浙江绍兴强化电力气象精准服务保障迎峰度夏安全运行,聚焦新型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挖掘气象“数据要素×”潜能,联合电力部门研发日照时长和辐射强度预测产品,助力光伏发电资源最大化利用。近期,创新推出光伏资源优化互补预测专业气象服务,为电力部门提供次
根据《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联科〔2010〕540号),我部对2019年认定及通过复核的19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组织开展了复核评价,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等195家企业通过复核评价。通过复核评价的企业要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关键核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输配电设备认证行业而言,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7月9日,由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简称“TUV莱茵”)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简称“山东省质检院”)举办的2021输配电设备认证技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国内输配电行业精英,共同探索可实践的绿色发展转型之路,帮助国内生产商满足相关认证要求,解决在认证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从而快速有效地获得国内及国际市场“通行证”。研讨会同期还举行了“太阳能光热产品共建实验室”揭牌仪式。该实验室由山东省质检院与TUV莱茵联合打造,将依托双方丰富的测试经验及权威影响力,助力中国太阳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同时也为中国实现
喜讯:新年伊始,尚为科技凭借着在行业内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坚守与努力,再次获得行业肯定,被智能输配电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选为先进单位,荣誉墙上再添光辉!2008年12月18日,根据科技部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在厦门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财
从岁月沉积中为现实的困惑找寻答案,在历史角落里为当下的故事搜罗“彩蛋”。2018年,对输配电设备行业来讲既充满机遇也不乏挑战。随着西电东送、跨区域联网、智能电网等重大工程的持续建设,以及电力行业能源结构调整,大量新能源并网带来了输配电设备市场新的增长点。除此之外,在“一带一路”倡议提
输配电设备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和工矿企业的电能传输和电能控制等,影响电网的建设、安全与可靠运行,特别是高压输配电设备,属电力发展的重大关键设备,也是国家能源战略和装备制造业领域中的重大战略设备。输配电设备行业进出口总体状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输配电设备行业进出
2017年,输配电设备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制造的足迹走过一座座丰碑。这一年我们与电气企业一起走过匆匆岁月,留下无悔时刻。回首过去,我国输配电设备行业经历了由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转变过程,内资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市场份额逐渐提升。随着配网投资、城镇化建设、轨道交通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发布,智
需求增长驱动输配电企业转型向质量效益、创新驱动、智能制造方向转变从电力装备的安装情况、投资规模来看,电力装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电源建设用设备,即发电设备,包括水、火、核、风、光等发电设备,另一部分是电网建设用设备,包括输电、配电、用电设备等。2015年,发电设备产量的绝对值在增加,
“一带一路”战略为行业带来新机遇,参与海外电力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用来边际改善,新能源发电/智能用电设备新增需求也将保证细分子行业稳定增长。“一带一路”战略带来新机遇三部委联合印发《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
本报告导读:“一带一路”战略为行业带来新机遇,参与海外电力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用来边际改善,新能源发电/智能用电设备新增需求也将保证细分子行业稳定增长。“一带一路”战略带来新机遇三部委联合印发《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为了推进中国制造历史性的转变,国务院组织编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十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