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深度】央企境外资产监管难题待破(图)

2015-03-30 10:08来源:企业观察报作者:余智梅关键词:国企改革电力央企能源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向媒体透露,很大部分的央企境外资产,基本上从未进行过审计。一席话,将央企境外资产的监管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3月17日,国资委发布公告称,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将对集中重点检查项目、境外国有资产检查项目进行服务采购招标。原本一项历年的常规举动,却因此前“央企的境外资产处于监管真空”言论受到空前的关注。

央企境外资产真的游离于审计之外吗?国资委对央企境外资产的监管究竟做了哪些工作?企业观察报记者对此采访了央企高管、国资委专职监事以及业内专家等权威人士,详细解读央企境外资产监管十年探索路。

境外国资监管始于十年前

“其实,从国资委成立开始,在对央企进行整合的同时,国资委对境外资产也同步进行了分类监管,并逐步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境外资产、境外产权、境外投资等方面的管理办法,给‘走出去’企业规定了一些具体的监管措施。”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

早在2005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巨亏事件结束以后,国资委就对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开始了调研工作。彼时,考虑到境外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全球很多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各不相同,国资委与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一方面对国有企业的境外管理体制进行调研,摸清国企对境外企业的管理情况;另一方面分赴国企境外资产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了解海外经营情况、管理体制以及与境内体制的对接情况,外派人员的管理、待遇及诉求,驻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投资、税收规定等各方面情况。

2006年9月8日,国资委、商务部等六部委正式实施《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后改为2009年6号令。

2011年,《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境外资产监管办法》)出台,这被看做是国资委加强境外监管的标志性事件。时任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局长、现任国资委总会计师的沈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境外资产监管办法》首次提出落实管理责任、严控重大事项、规范特殊业务和推动企业管理,这正是为了推动境外业务规范运作,推动央企建立和完善境外业务的统一监督管理体系,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传统油气并购交易是中国海外并购的投资热点,非常规能源项目近年来也成为新宠(资料图片)

据企业观察报记者了解,“调研时间长,覆盖面宽、起草难度大”的《境外资产监管办法》,突破了好几个“第一个”。如,第一次分别明确了国资委、中央企业(含集团总部和境内投资单位)、境外企业三个层面的职责,并强调集团总部对全集团境外国有资产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第一次明确由中央企业监管境外企业资金账号,中央企业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和资金全面预算管理,集团对境外企业资金进行监控,境外企业开设资金账号报集团批准等。

原标题:央企境外资产监管难题待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能源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