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中国动力电池技术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2015-04-07 14:41来源:盖世汽车网关键词:动力电池电动汽车超级电容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安全性、寿命、成本”是最大瓶颈

我国是一个汽车大国却不是一个汽车强国,在传统汽车技术领域如此,在新能源车技术领域亦是如此。我国的新能源车三大核心要素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技术实力都称不上强,尤其在电池方面主要依赖外购。因此所谓的“弯道超车”一说不免令人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近日,日本知名动力电池公司PEVE官网发布数据称,已经卖出了800万套动力电池,日本混动车占所有汽车销量的40%。相比之下,2014年,我国的新能源车总销量也不到8万辆,这其中又有多少的电池出自中国本土企业?巨大的差距令人细思恐极。那么,我国动力电池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哪?又是在哪些技术上遇到了瓶颈?

匡德志指出,国内动力电池技术的瓶颈在于寿命、安全性和成本。这三点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互相关联的。电池寿命指的是循环寿命和搁置寿命,循环寿命的降低主要来自电池成组过程中的一致性问题。循环寿命低将增加电池更换需求,这会大大增加电动车使用成本。而搁置寿命是指电池在静态放置状态下寿命的衰减。在汽车应用中,电池大部分时间处于搁置状态,从实际应用来看,车辆在夏天的高温暴晒状态下,电池的衰减非常明显。

其介绍,在使用镍氢电池,尤其是功率型镍氢电池时,更多地保证电池在较小里程范围使用,可以延长寿命。另外,电池的使用温度对寿命也有影响,温度越高,寿命越短。镍氢电池以35℃为界限,温度每升高10℃,寿命会缩减一半。所以在设计时,加装热管理系统,实现电池温度的管理,保持其在恒温下使用,同样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与电池寿命和安全性相关的最重要的系统是BMS(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保证电池应用的核心部件。在电池完成一致性生产后,能够确定电池寿命的主要因素在于BMS。目前国内BMS已基本能消除单体以至模块条件下过电压、短路、挤压等情况下的安全隐患,但整包级别的安全性仍没有完全解决,这也是电池技术的瓶颈之一。

匡德志补充,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BMS,均可以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开发,但是,关于电池内部的控制和对电池特性的识别,必须由电池企业提出自己的需求。因为企业需要自主开发才能实现对产品的最优控制。

原标题:中国动力电池技术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超级电容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