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企业正文

三一重工:距离世界级企业“几步之遥”?

2015-04-10 09:38来源:新华网作者:谭喆 丁文杰关键词:三一重工企业走出去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三一吞下视为“偶像”的世界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大象”普茨迈斯特。这场看似偶然的收购,被向文波形容为“结婚是一夜的事,暗恋在很多年前就已开始”。

“进驻德国,我们在距‘大象’约1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投资建厂。那时压力很大,别人不相信一个传统中国制造业企业怎么能占领德国市场,而且全球最知名的两家同行业公司都是德国企业。”向文波说。

当时,德国产品的诸多高标准让三一“震惊”。面临技术上的壁垒,三一只能迎难而上,耗时两年半研发出完全符合德国标准的多款产品,因为相信“在德国把这个产品做出来,是能够走到全世界的”。

三一重工副总裁贺东东看来,企业“走出去”一定得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连这个起码的产品问题都解决不了,价格降不下来,技术提不上去,国际化无论做什么并购,做什么投资,一定失败”。

德国人通过几年时间近距离观察三一在“家门口”的表现,终于相信“这群中国人是来真的”。正是这些年在当地的深耕努力,才让后来在欧洲经济寒潮中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大象”普茨迈斯特主动寻求被三一收购。

然而,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通过文化管理、战略转型将“大象”从泥淖中拉出,考验着三一的现代企业管理智慧。

“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组建最好的德国团队。但发现我们的面试变成被面试,竞聘者90%时间是在考察我们:‘你们的策略是什么’‘核心技术在哪里’‘在德国发展路径是什么’,只有这些问题回答令他们满意,他们才考虑加入。”贺东东说。

这也让三一愈发认识国际化道路上树立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文化重新筛选,三一的理念才能获得外国人广泛认可。因此,“品质改变世界”,这句在三一厂区格外醒目的标语,成为这家中国企业的自赋使命。

向文波说,三一强调在海外建立本土基因,保持了纯正“德国血统”的“大象”通过并购后的战略调整,去年实现盈利2000多万欧元。

2013年,三一国际化进入全面盈利时代。同年,中国擘画的“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也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引领和推动作用。

“三一目前70%—80%的市场就在‘一带一路’这条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上,未来这一战略的深入推进将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重大机遇。”向文波表示,三一将借助聚焦重点产品、聚焦重点区域的“双聚战略”持续发力海外市场。

原标题:三一重工:距离世界级企业“几步之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一重工查看更多>企业走出去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