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访谈正文

“一带一路”框架下需反思传统能源安全观

2015-04-14 08:50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桂俊松 仝晓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行业LNG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城工程被叫停引起国内舆论普遍关注,无数类似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走出去”靠“自娱自乐”行不通,需要深刻反思。类似打包式的“走出去”项目,遭遇搁置或是暂停,将会是常态。“一带一路”从操作层面,就是要从分散商业风险角度出发做项目。从这个角度说,“亚投行”的创建是一个好的开端。

中国能源报:关于中国要不要加入《国际能源宪章条约》的讨论仍在继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查道炯:正如我之前所说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对外投资,能源的份量很重。尽管眼下国际油价走低,全球对能源消费的需求刚性将继续存在;像高铁一样,能源投资关乎国内和国外的广泛产业链。境外能源投资,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提高应对投资各个环节的法律和法规风险能力而促进中资公司国际竞争力的问题。选项之一便是更全面地参与国际能源治理机制。

5月,能源宪章条约(ECT)组织将在荷兰海牙举办部长级会议。此次会议的目标是参与国代表签署一个政治宣言,同意启动“国际能源宪章条约”的谈判程序。中国要不要成为 “国际能源宪章条约” 正式成员?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就像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到“亚投行”中来,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他的国际能源治理机制中去。围绕国际能源治理,中国不能总是停留在呼吁重视中国和其它后发国家的立场,或者以“交学费”应对投资损失的尴尬局面。

原标题:“一带一路”框架下需反思传统能源安全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能源行业查看更多>LN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