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凤凰涅槃的山东实践:逐步取消火电等高污染行业排污特权

2015-04-14 10:05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周雁凌 季英德关键词:火电行业火电企业火电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地方环境标准“四两拨千斤”

分阶段逐步加严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倒逼污染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

“这么严格的标准,不是要把企业逼死吗?”从这样的疑问和不满,到今天山东造纸企业在行业市场上领跑全国造纸业;

从曾经外排废水COD浓度450毫克/升,到现在降至20毫克/升左右,废水里能养鱼,听起来像是神话的事实;

从恶名昭著的“白纸黑水”,一家造纸厂污染一条河,到现在污染治理水平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造纸企业拉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当地百姓……

山东造纸企业的蓬勃发展,熟悉内情的人都说,地方环境标准功不可没。但谁能想到,这个标准当时曾遭到激烈反对。

针对污染重、排水量大的造纸业,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众多质疑。

面对质疑,山东省环保部门坚持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总有一天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山东不能永远容忍河流里没有鱼。编制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公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要性,同时要兼顾行业的经济技术可行性。

山东省不是一下子制定一道很高的门槛,让企业难以跨越,而是分4个阶段,利用8年时间,逐步加严标准,兼顾了造纸行业的可行性。

2003年,山东率先发布实施造纸业排放地方标准,规定2010年达到的标准值比2002年国家标准值严4倍还多。

没有了退路,全省各大造纸企业背水一战,铆足了劲,提前瞄准2010年的目标,投巨资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科技攻关,突破制浆工艺和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等行业环保瓶颈。目前,山东省每个造纸厂都建设了规范排污口,排污口前都有生物指示池,造纸企业外排水已经普遍实现保证鱼类稳定生存再向外排放的治污水平。

事实胜于雄辩。环境标准提高,倒逼造纸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结构调整,提升污染治理水平,整个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全省造纸工业行业总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大型造纸企业生产装备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先进产能占70%以上,目前已成为全亚洲重要的浆纸产业基地;产能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占全国的近1/5,连续18年领跑全国。

通过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数量从最多时的千余家压减到约200家。2012年,中国造纸企业十强中,山东省6家入选,中国造纸企业产量30强中山东省占了近1/3。

继《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实施后,山东省又连续发布实施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印染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的实施,是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一步。现在,山东59条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水环境质量已经优于1985年的水质。

借鉴流域治污成功经验,山东省参照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思路,发布实施了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区域性大气排放标准。山东省提出,利用8年时间分4个时段,逐步实现由行业标准向区域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过渡,实现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的衔接。同时,考虑区域综合标准行业排放差异,制修订火电、钢铁、建材、锅炉、工业炉窑5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步取消高污染行业排污特权。

一系列严于国家标准限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企业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因为迈不过环保门槛就只能退出市场。这些严苛的标准,促进企业主动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腾出环境容量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推动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原标题:凤凰涅槃的山东实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行业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火电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