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国电集团宿州热电:从“三星”到“五星”的华丽蜕变

2015-04-16 13:41来源:国电集团作者:王大鹏关键词:国电集团上大压小热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集团公司和国电安徽公司的大力

支持下,2010 年12 月28 日,公司“上大压小”2 台35 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热电联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按照“控制工期,保证质量,降低造价,争创一流”的思路,公司在工程设计中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谋求未来的竞争优势,积极开展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采用综合管架方案减少用地;设置1 台100%汽动给水泵、取消电泵;循环水系统采用“大塔带小塔”设计方案和等离子点火系统等压降工程投资、提高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水平。因工程核准较迟,在工程建设中公司一方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做好设备催交和协调工作,一方面强化安全、工期、进度和质量控制。在5 号机组汽轮机进场后项目公司实测发现汽轮机页顶、轴封、隔板汽封间隙均在设计值偏上限,经专家组论证对5 号、6 号机组汽轮机通流间隙均调整至下限外5~10 丝,为提高汽

轮机各项经济指标奠定了基础。按“粗调、细调、精调”“三步走”的方案推行标准化调试,确保调试质量。2012 年10 月29 日,5 号机组实现168 满负荷试运一次成功。10 月30 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高嵩赴宿州热电调研基建情况,对宿州热电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年12月11日,宿州热电6号机组顺利通过168 满负荷试运行。两台新建机组先后转入商业运营,实现即投产即盈利,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优良,极大地提升了宿州热电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激发管理活力

随着两台新机组的投产,宿州热电装机容量达83.75 万千瓦,企业规模实现快速壮大。与此同时,曾经的老电厂能否管理好新机组成为上级关心的重点和宿电人面临的现实课题。面对挑战,在国电安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宿州热电对管理体制机制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遥对老厂和新厂进行管理整合,推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统一管理、独立核算”的管理机制,对新老厂资源实现了统筹协商与管理,理顺了管理机制。为实现供热规模效益,不断提升热电比,国电安徽公司决定由宿州热电公司总经理兼任热力公司总经理,为煤热价格实现内部联动、统筹协调开拓热力市场奠定了基础。通过机制的完善确保三个公司实现令行禁止、管控有力。健全管理机制遥按照集团公司“三改”、“四定”工作要求完成了三项制度改革,推行中层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普通员工双向选择竞聘、班组劳动优化组合和相关机构的整合等工作,120 人通过“三改”选择了内退,企业减人增效取得较好成果。随着电力市场化竞争的不断加剧,宿州热电持续加强经营计划部、燃料供应部等营销部门的力量,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目前经营计划部为机关最大的部室。为加强配煤掺烧和煤场管理工作,新设了辅控部,进而实现了燃料采购、入厂验收和入炉验收的“三分离”。为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总经理工作部信息中心和设备管理部信息管理岗位进行了整合,推行“大运维”管理和信息集中管理,加强“日利润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了信息的实时管控和有效管理。强化管理创新遥为激发管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培育复合型人才,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了大范围交流任职管理,通过轮岗交流破除旧观念、旧思维的约束,激发管理活力。针对因部分领导出差导致OA 系统公文处理流程停滞的现象,建立了移动办公系统,公司领导通过手机可实现移动办公、随时调阅生产现场实时画面,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效率。改变培训方式,推广“员工讲堂”,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对生产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较好地调动了一线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原标题:国电集团宿州热电:从“三星”到“五星”的华丽蜕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电集团查看更多>上大压小查看更多>热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