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对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思考

2015-04-22 08:12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唐俊 陈大宇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输配电价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号文下发已有一个多月,各种解读纷至沓来。如何搭建电力市场,是新一轮电改的重中之重,一些人士简单认为,发用电计划和竞争环节电价有序放开,由政府牵头搭建市场平台,让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自由协商或集中竞价敲定中长期合同电量,电网企业负责输送电力并收取过网费,就是“电力市场”。这种观点应该说对电力市场的认识还过于简单,将电力商品等同于“白菜”进行交易,完全忽略了电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价值。电力除具有商品属性外,还具有特殊物理属性,无论购售双边合同期限长短,也不论双方在日以上的时间段达成了什么样的合同,都必须通过日前市场,或由购售双方自行协商形成一条可以在次日执行的电力曲线,按约定曲线发、用电,保证发、用电功率的实时平衡,也需要通过实时平衡市场调整日前市场不平衡。纵观全球电力市场改革,也都以现货市场(日前和日内)为核心,而国内仅有华东电力市场在2005年至2009年,实际调电试运行中曾探索过日前市场。即便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国情不同,但经济规律和电力运行规律也是相通的,市场的路径可以探讨,但是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或者说标志性的部分是完全一样的,即“无现货、不市场”。两位从事电力市场建设的同志,结合我国电力工业实际,提出了中国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看法,与读者一同讨论。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已经下发,明确了改革重点和路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作;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改革研究;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也就是大家简称的“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生产环节计划管制的放开,相应的电力市场机制必须跟上,对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电力市场机制,笔者结合工作体会,提出如下观点和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三放开”体制改革一定程度解放了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自主权

2002年,以“厂网分离”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在计划体制基础上,电力市场建设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东北、华东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大用户直购电试点、跨省跨区电能交易等,但最大的障碍是行政计划管制,包括项目核准制、价格审批制、年度计划电量分配制。项目核准制以保证未来的电力供应和电量平衡为基础,电价审批以核准项目所估算的设备利用小时数为核价依据,年度计划电量分配机制,落实了项目核准制和电价审批制对电力投资回报的预想,三个制度形成完整的闭环运行。这种体制可以有效调控行业发展速度。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近20年来,电力需求增长不确定性较大,使得国家集中决策审批的方式难以适应,项目核准制剥夺了电企分散决策权和发展的部分自主经营权。价格审批制锁定了电力生产发、输、配、售各个环节的价格,年度发电计划分配又锁定了上网电量,发电企业自然丧失了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价格不能波动,电量不能自主营销确定,电力项目不能自主决策,推进电力市场建设自然举步艰难。

中发[2015]9号文“三放开”内容实质还原了电力商品属性,营造市场决定电价的机制,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提高了电力企业的自主权。

二、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电力市场

通常,电力市场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从目前世界各国开展的电力市场建设情况看,只有在批发市场开动起来之后,才能推动零售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文主要谈批发市场。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电力市场?或者说什么才是电力市场?这是当前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很多人认为,由政府牵头搭建一个市场平台,让发电企业和用户自由协商或集中竞价后签订购售电合同,同时与电网企业签订输电服务合同,由电网企业收取过网费,政府负责审定过网费和监管市场秩序,这就是“电力市场”。这种观点对电力市场的认识过于简单化,只认为电力市场应还原电力的一般商品属性,没有看到电力市场机制还应适应电力的特殊物理属性,即电力系统运行的物理约束和客观规律。

电力的特殊物理属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光速传输,且目前大规模储能技术不成熟、不经济,即发输配用电瞬时完成,电力系统运行必须保证实时平衡,即电力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时平衡;二是电能在共用输配电网络中流动的路径由物理定律决定,而不是通过购售电合同来人为确定,因此,任何一个电力市场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交易管理平台,负责电力交易的电网安全校核和阻塞管理。

传统的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调度是按照以下方式来实现的:每年初由政府电力管理部门制定年度发用电(量)计划和年分月发用电(量)计划;然后逐月由电力调度中心滚动修改月度发电(量)计划,并初步形成月分日发电(量)计划;到生产运行日的前一天,电力调度中心需要根据次日负荷预测曲线、电源和电网运行和检修状况、电网和电源的运行约束等,制定次日各发电机组的开停机计划(也称为机组组合或开机组合)和出力曲线、调频和备用以及无功电压调整等辅助服务安排,即所谓的日发电计划和辅助服务计划,电力供应紧张时,还要对用户侧制定有序供电计划;最后在生产运行日内,调度中心的调度员还要根据电网实时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对发电机组进行再调度,调整一些机组在部分时段的出力,甚至启停机。发电机组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也会根据系统频率的偏差自动调整调频机组的出力,以保障系统的动态实时平衡。

由此可见,传统的电力调度中心就是这个系统运行的“总指挥部”,随时发出不同的调度指令来保证系统平衡。因此,电力系统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台“机器”,它的“运行”和“操作”是有特定的技术规则,要求这个系统的每一个主体都必须遵守。电力市场化改革必将会改变调度机构的运作方式,将传统电力调度中心的职责分为电力交易和电网安全调度两部分,从而使电能的发、用数量和价格可以像普通商品一样由购售双方协商决定,但正由于上述提到的电力商品的特殊物理属性,无论双边合同期限长短,都必须要求购售双方按约定曲线发、用电,保证发、用电功率的实时平衡。

原标题:对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输配电价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