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深度分析】央企整合大棋局:穿越谣言 去伪存真

2015-05-05 09:16来源:民生证券作者:管清友、朱振鑫、张瑜、张德礼关键词:国企改革电力央企南北车合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亟待产能输出的上游行业

可能性较高。首先,国内房地产下行和摒弃大规模刺激的大背景下,建材等上游行业面临去产能和去杠杆的长期压力,只能通过产能输出来解决。其次,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兼并重组是增速换挡之后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必然选择。第三,钢铁、水泥等上游行业企业惨淡经营,除因产能过剩外,与行业集中度不高导致的过度竞争也有直接关系,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化解产能过剩。

1、钢铁行业:鞍钢集团公司、宝钢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优势:1)提高行业集中度,防范过度竞争,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严重偏低,根据中钢网的数据,2012年至2014年钢产量前十名的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9%、39.4%、36.6%。而2007年欧盟四大钢铁公司的产量就相当于欧盟15国总产量的90.7%,日本最大的四家钢铁公司合计产量占日本总产量的74.8%,韩国最大的三家钢铁公司钢产量占韩国总产量的88.9%。工信部《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不低于60%,形成3到5家全球范围内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集团,导向明确。2)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增强行业盈利能力。房地产等传统产业的下行是长趋势,中国的重化工业时代已经结束,钢铁行业将长期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整合后可以统一部署淘汰落后产能,避免整合前淘汰产能时的囚徒困境。

劣势:1)行业集中度低且产能过剩,整合后短期内盈利改善有限,效果不明显。2)三公司整合后可能会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引发社会舆论的抵触,增加了合并的难度。3)各公司地域属性较强,公司文化差异较大,存在整而不合的风险。

可能性:

相关上市公司:鞍钢集团公司旗下的鞍钢股份、攀钢钒钛;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宝钢股份、宝信软件、八一钢铁、韶钢松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旗下的武钢股份。

2、建筑材料: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优势:1)双方在产品研发与生产上具有重合之处,可避免恶性竞争。2)提高行业集中度,化解产能过剩。当前水泥、玻璃等上游建材行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两公司整合后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过剩产能去化。3)双方存在优势互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擅长水泥、玻璃、轻质建材、玻璃纤维等建筑材料,而中国中材擅长非金属材料制造业、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业、非金属矿业三大产业。3)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净出口贸易和商业流通服务,整合后非金属材料制造业、非金属材料装备与工程业、非金属矿业走出去。

劣势:1)建筑材料领域除这两家央企外,还有众多国企与民企,整合对提高行业集中度的作用有限。2)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多家上市公司正开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尚未结束,给整合带来了一定难度。

可能性:

相关上市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巨石、北新建材、洛阳玻璃、方兴科技、瑞泰科技;中国中材集团公司旗下的天山股份、宁夏建材、中材科技、中材国际、国统股份。

原标题:解读央企整合大棋局:穿越谣言 去伪存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南北车合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