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评论正文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工业4.0

2015-05-07 08:33来源:百度百家关键词:工业4.0互联网+机器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事实上,中国的大部分生产制造企业都都不具备这个基础。伟哥有个朋友所在的一家建材企业,于90年代初自德国引进了非常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但是限于工作员工的操作素质以及当时要急于上线,最后将所有的全自动设备改成了半自动设备,目前还在使用。显然,这样的生产车间要搭载工业4.0实现转型升级是不太现实的。

工业4.0在中国

大概是受益于“工业4.0”联盟以及自身的探求,海尔在今年3月实现了工厂互联,有一部分生产车间已经由过去的B2C生产模式转为C2B的模式。用户在购买的时候可以随意选择零部件,选购清单直接进入生产车间,由电脑控制的生产线直接按照清单进行组装。用户选购商品就如下指令,交易完成就以为指令输送,从接到指令开始就进行组装,消费者购买的过程就是一种人机交互的过程,交互的结果是生产出了用户选择的产品,这正是工业4.0的内容。

海尔的这种生产模式将“企业造空调”转变为“用户造空调”,承接了互联网时代用户个性化需求和订单而进行的创新颠覆。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空调的颜色、款式、性能、结构等,定制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空调。以往我们说的C2B模式是营销方面的,互联工厂真正实现了用户“所见即所得”的模式。海尔空调智能互联工厂让用户全流程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等过程,用户不仅是产品的“消费者”,也是产品的“创造者”。

在互联工厂中,海尔上了“装配智能机器人群”项目,这是一个空调外机前装智能机器人社区:可以空调外机前装部分5套机器人的协同装配,并结合信息化RFID身份证实现产品-机器人、机器人-机器人之间智能自交互、自换行和柔性生产,使得在质量方面可以达到压机螺母紧固扭矩100%精准,可以产品的噪音。由此可见,智能生产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人机互动,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伟哥不知道海尔在智能物流方面的进展如何,不过从海尔现在的互联工厂来看,海尔的日日顺也正是向智能物流这个方向发展的,以后将会与只智能生产形成完美对接,整个海尔都将是工业4.0生产作业方式。

工业4.0在中国的另一个方向

与海尔互联工厂不太一样的是,富士康正在向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领域做探究,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也是未来制造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最终要实现的是全生产设备的机器人化,这可能要结合更多的技术,甚至要将3D打印技术也融入其中。当前的生产车间机器人主要是一些智能手臂类的设备,这些机器人可以做一些高精密的电子线路装配工作、不太复杂的可以替代人工的工作以及高危重污染的工作等。

富士康从2007年就开始研发自己的工业机器人,现在每年可制造1万个Foxbot。富士康2家制造Foxbot的工厂中共有1600名工人,这些机器人可以完成10多种不同的生产任务。其实,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国内众多机器人商家都是采购了各种部件的组装商家而不是全产业链的生产商家。

富士康目前自己研发的机器人都用于富士康自己的生产制造,未来可以为其他生产制造企业提供定制生产服务。目前,商业自动化市场被日本Fanuc和美国ABB Robotics这样的巨头所垄断。总部位于曼哈顿的专利顾问公司Envision IP数据显示,在将机器人用于生产和装配线的专利方面,富士康只能排在Applied Materials、IBM以及Honda Motor之后。

虽然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为生产周期短的智能手机等硬件配备全自动生产线不符合成本效益。也就意味着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工人的灵活性依然十分关键。另一个层面上,富士康没有产销一体化的流程,没有供应链的反向设计,还是主要以生产制造为主,未来可能也是以销售的合作为主,这很难实现真正工业4.0。不过,富士康在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方面已经与很大的进展,在新一轮工业互联网的浪潮中,富士康的设备定制机生产能力将进入红利期。

从中国与德国结成“工业4.0”联盟开始,中国就与工业4.0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接下来了“互联网+”战略推进中,工业4.0将会改变很多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同时,工业4.0带动的产业升级也将为中国“一路一带”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提供了更多的保证。

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工业4.0只是一个开始。中国“互联网+”的最终结果,将会是+全球。

原标题:“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工业4.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机器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