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华龙一号:“造船出海”闯世界

2015-05-08 08:50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齐慧关键词:华龙一号核电技术中核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站在世界核能前沿

“以前我们努力建设的核电站主要是采用别国的技术,这让我很遗憾,非常羡慕年轻一代能有机会参与建设我国自主技术的三代核电。”2014年,在福清核电站5、6号机组建设沙盘推演中,一位参与过核电建设的老前辈感慨地说。

老前辈道出了我国核工业60年的发展变化。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也是中核集团发展的60年。

60年的发展历程,让中核集团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和技术体系。特别是拥有的先进核科技创新体系,让中核集团先后掌握了1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并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也让中国站在了世界核能的前沿。

“‘华龙一号’的诞生,使中国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之后,成为具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跻身世界先进核电技术行列,这也是中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说,“过去讲核工业的辉煌,是指两弹一艇、核电‘零的突破’。今后讲核工业辉煌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要从核大国发展到核强国。”

“虽然目前我国的核电建设规模全球第一。但也要看到,与美国、法国等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研发能力以及影响力还有差距。”孙勤表示,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相适应的核工业强国。

未来,以“华龙一号”为开端,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将进一步型谱化,中核集团也将能为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不仅如此,中核集团已经具备了四代核电技术快堆的研发能力,同时还在参加国际合作,开展聚变堆研究。

走向世界前景广阔

“近期,我们将举行‘华龙一号’推介会,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好产品。”钱智民满怀期待地说。

1986年以来,中核集团已累计出口1座核研究反应堆,5台微型反应堆,6台核电站,积累了在国外的核电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

“自日本福岛事件后,我们出口核电机组已经签约的两台都是‘华龙一号’,还签了5个框架协议,其中4台是‘华龙一号’,由此可看出市场非常看好‘华龙一号’。”钱智民介绍说。

与此同时,在国内,“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5号核电机组的开工,也增强了“华龙一号”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信心,将有力推动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华龙一号’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福建,途经南亚、波斯湾(埃及),最终落地海上丝绸之路终点英国,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完美路径和最佳实践,将开启互利共赢新局面。”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指出了“华龙一号”的出海路线。

目前,中核集团正在建立海外市场开发体系,积极推动英国、阿根廷、埃及等近20个国家核电项目合作,遍及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南亚。

“核电机组出口具有很明显的经济效应。我们计算过,一台机组的出口价格大概在300亿元左右,加上后期燃料及服务费用,估算总计高达1000亿元,而且每建设一台核电机组,涉及大大小小的配套企业几百家,对拉动我国核电装备的批量化生产和出口效应明显。”钱智民说。

原标题:华龙一号:“造船出海”闯世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龙一号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中核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