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工程评论正文

【笔记】于华鹏:被放大和缩小的“互联网+能源”

2015-05-11 08:39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作者:于华鹏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智慧能源网:这是一张集合了智能电网、智能水网、智能燃气网、智能环保等多行业的多元互动、优化配置的能源网络。这其中要重点提出的是,智慧能源网表明智能电网在其中只是一环,并非全部,该网络强调的是“能源”,也就是说,这是张能源网,应包含所有能源品种,不仅包括二次能源的电力和产生电力的一次能源风能、太阳能、核电、生物质能等等,还包括传统能源的油气,甚至包括环保概念的节能、排放控制、垃圾发电、余热利用等等等。

智慧城市:这个就不限于智慧能源网了,还包括智慧物流网、智慧制造、智慧公共服务体系等内容。

智能电网:国际上普遍称为“Smart Grid”,余贻鑫院士在《智能电网基本理念阐释》一文中对它的阐释是,智能电网目前没有严格的定义,只有特点,就是“电力和信息的双向流动性,以便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和广泛分布的能量交换网络,同时为了实时地交换信息和达到设备层次上近乎瞬时的供需平衡,把分布式计算和通信的优势引入电网”。

该文还强调,智能电网的总体设想是智能化、高效、包容、激励、机遇、重视质量、抗干扰能力(鲁棒性) 强和环保等,而不是单纯的智能化, 或单纯的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网。

余贻鑫院士日前在一次讲座中还特别提到一般意义的智能电网与坚强智能电网的区别,前者的鲁棒性为自愈、更为分散, 并采用安全协议, 因而系统能对恐怖袭击、军事威胁、元件故障、自然灾害等扰动做出自愈的响应. 设想中更鲁棒的电网, 在紧急状态下能分片实现“自适应孤岛运行”,并且其后能够快速恢复供电。而坚强智能电网则强调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同时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以及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