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安全现实需要

2015-05-11 10:25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郭庆方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互联网+能源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互联网传播信息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却也加剧了能源安全受到冲击时社会心理的敏感程度,但互联网信息沟通具有即时性特征,政府如果借助互联网的即时性和社会反应的数据分析结果,与公众在能源安全的状况、实施措施方面做到透明、公开沟通,就能降低对经济社会的不稳定影响。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还可以对危及能源安全的因素及其发生概率、影响广度和深度进行识别,提高能源安全事前风险管理和预警水平。

能源互联网可从根本上保证能源安全。首先,能源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促生了能源资源配置的本地化。通过能源互联网,能源密度较低的可再生能源可就近实现配置。这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对外部能源的依赖程度,从而弱化能源安全问题发生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能源安全即使受到冲击,也只会是空间局部性的,不会影响到能源供给的全局。

其次,能源互联网在更大范围内(包括空间、品种)的能源资源整合能力,大大提高了能源资源供给的灵活性和弹性,某个能源产品供给的突然中断不会对整个能源供给系统形成很大冲击。

但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需要人为塑造和再组织。互联网对能源安全的保障不能仅仅局限于工具理性,没有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支撑,这种工具理性就会受到严重扭曲。

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既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构建互信、合作的能源互联网行为逻辑,既需要适当利用经济领域的竞争、效率等工具理性,更需要相关主体在“生活世界”里实现价值理性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信任和合作相适应的诸如能源合作社的社会组织。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是能源安全现实需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能源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