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深度】“十三五”应加强四川水电在华中区域消纳

2015-05-11 15:45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罗毅芳 董小寒关键词:四川水电水电站水电消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国家“西电东送”总体战略下,华中区域的大型、优质水电资源均被优先送到华东和南方。目前华中区域已形成8回直流外送水电,外送规模达3476万千瓦。根据国家的分电方案,三峡电站(2240万千瓦)电力约有60%送往华东及广东地区,剩余部分在华中消纳。四川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三大流域集中了四川省78.8%的水能。由于距离成都负荷中心较近,大渡河流域以满足四川自用为主。雅砻江流域的锦屏、官地电源组群(1080万千瓦),金沙江下游一期溪洛渡(1386万千瓦)、向家坝电站(640万千瓦)均已送电华东和南方。目前,对于四川“三江”流域的大型电站,华中东四省均没有消纳份额。

大型优质水电的外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华中区域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近几年,湖北、重庆等省一直在呼吁调整三峡分电比例,反映出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增加以后,西电东送送电端的诉求。而西南水电开发及送电方向经过多年论证,溪洛渡、向家坝40%的电力电量送华中,但在实际操作中,在没有经过重新论证与按程序评审的情况下,进行了改变。

4.川电大量弃水,季节性电能消纳困难

“十一五”至“十四五”期间是四川水电大发展时期,四川的大、中、小型梯级水电站呈现持续、流域、规模化的开发态势。四川的水电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的水电站,已开发的大型水电项目均有专门的配套外送线路,目前已全部送往华东和南方。另一类是中小型水电,这类水电属于季节性电能,存在弃水问题。2014年四川水电调峰弃水损失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

季节性水电丰水期存在弃水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丰水期由于负荷峰谷差大、电源调峰能力不足而出现调峰弃水;另一方面由于水电开发过度集中、外送通道建设滞后、电源送出卡口导致窝电弃水。

5.省间联络线容量不足,限制了川电在区域内的消纳

四川电网已形成“四直四交”的外送格局,四回直流均送区域外,送电能力2460万千瓦;四回交流送区域内,送电能力仅400万千瓦。受四川与重庆两地电源和负荷分布不均衡影响,川渝断面南北通道潮流不均衡问题严重,洪板线热稳制约川渝断面送电能力,使川渝联络线实际输电能力下降。尽管2014年实施了洪板双回线增容改造工作,但是目前川渝联络线实际输电能力仍受多种因素制约。

川渝通道是重庆及华中东四省吸纳四川水电的唯一通道。川渝断面输送能力受限,又使得渝鄂断面闲置,输送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受输电通道的瓶颈制约,重庆及华中东四省吸纳四川水电极其有限。2014年,四川全年外送水电电量1116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但是重庆及华中东四省全年吸纳的川电只有157亿千瓦时,仅占14%。

华中区域消纳四川水电的可行性

1.四川省的外送能力

随着大型电站建成后留川电量的增加,四川由过去的“丰余枯缺”转变为“丰余枯不缺”。经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四川水火电源在满足自身丰枯期负荷需求的前提下,丰水期可新增部分外送容量。其中:“十三五”期间可新增季节性水电,丰期外送电力600~10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季节性水电外送能力可进一步增加约600万千瓦。此外,“十四五”期间大型电站金沙江下游二期白鹤滩电站和乌东德电站丰水期可全部外送。

原标题:“十三五”应加强四川水电在华中区域消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四川水电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消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