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正文

赛迪智库发布锂电白皮书 总结锂电发展态势

2015-05-11 16:06来源:赛迪网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发挥“面向政府,服务决策”的作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智库(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于近日发布《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5版)》,旨在全面梳理2014年全球和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情况,从创新进展、应用推广、企业发展、投融资、政策环境等维度总结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特点,分析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展望2015年全球及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态势,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对策建议。

2014年,全球及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情况。受消费电子产品增速进一步趋缓影响,消费型锂离子电池正进入低速增长新常态。与此同时,在各国大力支持下尤其是我国出台一系列电动汽车推广应用扶持政策,电动汽车市场一片火热,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逐步成为驱动锂离子电池产业的主要力量。

201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稳步扩大至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增幅比2013年下滑9个百分点。产业发展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动力电池驱动效应显现;二是产业发展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三是技术创新步伐逐步加快;四是产业整合力度持续加强。

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715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比2013年提高6个百分点,增速进一步回暖。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国家高度关注,电动汽车迎来春天;二是政府职能转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三是布局速度加快,锂离子电池企业忙转型;四是资本市场活跃,产业整合势头凸显。

2014年,锂离子电池企业呈现两种发展状态:以动力型电池为主的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以消费型电池为主的企业普遍出现下滑。全球企业格局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三星SDI位居首位,LGChem和松下继续位列全球第二、第三,与三星SDI的差距在缩小,索尼和ATL依次位列第四、第五,两者差距甚小。相较而言,我国企业格局变动较大,排名前两位的是比亚迪和天津力神,与其他企业的差距在拉大,光宇国际和海特电子分别位居三、四名,2013年还位居第五的深圳比克2014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而2013年位居第六的海霸则宣布破产。

2014年,在电动汽车产量井喷式增长的带动下以及各方关注和炒作下,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投资热情迸发,投融资行为十分活跃,投资规模明显扩大。特斯拉、三星SDI、LGChem等国际巨头和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国内龙头企业加快布局动力电池,万向集团、洪桥集团、众和股份、鑫科材料等企业则通过收购方式进军锂离子电池领域。

在政策大力推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投资规模快速扩大,但赛迪智库认为存在着三大隐患:一是动力电池性能不足难以满足电动汽车需求;二是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危机显现;三是行业三角债危机加重造成行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

展望2015年,赛迪智库认为,全球经济仍将延续疲软态势,消费电子产品将继续在高基数上保持低速增长,消费型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增速步入低速增长新常态;各国刺激政策的存在尤其是中国要实现2015年50万辆推广目标,将使电动汽车和锂电自行车持续快速增长,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整体看,赛迪智库预计,201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280亿美元,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将达到850亿元,增速均较2014年有所上升。

结合我国锂离子电池发展情况,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赛迪智库建议从四个方面推动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大创新投入,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二是强化行业管理,引导产业集约化发展;三是坚持从严控制,加强事前、事后管理;四是创新方式方法,培育多元化商业模式。

原标题:赛迪智库发布锂电白皮书 总结锂电发展态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