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央企重组大猜想之——一汽与东风的重构

2015-05-12 09:24来源:时代在线关键词:央企重组国企改革央企合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眼下,两大汽车集团内部人心惶惶,高管离职出走频发。“自去年巡视组调查东风汽车以来,内部部分工作一度陷入停滞,一些离职和被拘高管留下的工作无人处理,没有问题的高管也因为原有运行规则被洗牌,而不知该如何做事。”东风汽车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现在集团新董事长到任,希望新的秩序能够得到建立,这样才能正常地开展工作。”

徐平和竺延风的到来更像是一颗“定心丸”。

现年54岁的竺延风被视为中国汽车业的交易撮合者。在担任一汽集团董事长期间,他曾领导该集团在1998年兼并海南汽车制造厂,2002年收购天津汽车。除此之外,其任内曾极力推动红旗复兴,但最终失利。

业内认为,竺延风调任东风汽车,短期内的目标主要是守成与维稳。毕竟其离开汽车行业已有8年时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新岗位和新环境。

而土生土长的“老东风人”徐平,则在2010年出任东风汽车董事长之后,用5年时间为东风解决了三件事情:一是在接任后第二年提出的“大自主、大协同”发展思路,主导“大自主”战略,尝试整合东风旗下自主品牌力量、资源都很分散的问题,提出“和”文化;二是联盟PSA,中国汽车央企实现走出去第一步;三是引进来,实现商用车和沃尔沃的合资。

按照规定,掌舵央企的副部级高层的退休年龄为63岁。这意味着,现年58岁的徐平还有5年的工作时间,掌舵一汽很有可能是其个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分析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均属于看资历、讲政治的老国企,没有深厚的背景与实力根本无法胜任集团董事长的职位。“徐平是眼下汽车行业内能够镇得住一汽集团内部各方利益关系的人选,有望从内部破冰,开启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新格局。相比之下,竺延风所面对的问题要比徐平温和许多。”

自主软肋

“中国汽车集团”一词频繁出现在这一轮的合并猜想中。尽管“中国汽车集团”能否出现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上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打造中国汽车业的“航空母舰”,根本前提是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必须在自主品牌方面取得质的飞跃。

从销量数据来看,2014年,东风汽车累计售出380.3万辆,一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308.6万辆,分别位列中国第二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两者共售出近700万辆汽车,这个数字比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团的558.4万辆高出23%。而这一总销量数字放在全球范围,它将位居丰田、大众、通用、现代-起亚和雷诺-日产之后,跻身全球第六的位置。

但是,这近700万辆的销售额主要是由两者旗下的合资企业贡献。尽管东风汽车目前已经形成了东风风神、东风风行、郑州日产(东风风度)和东风小康的东风四大自主板块,但2014年销量却不足70万辆。一汽集团方面,由一汽轿车、一汽夏利和一汽吉林构成的一汽三大自主板块,总销量更不足30万辆。

曹鹤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主品牌的羸弱是两大汽车集团目前不需要合并的根本原因。与南北车需要合并之后枪口一致对外不同,一汽集团与东风汽车在自主品牌领域主要面临的是来自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两家自主品牌较弱的汽车集团合并对于国家自主品牌的发展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原标题:一汽与东风的重构猜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央企重组查看更多>国企改革查看更多>央企合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