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市场正文

分布式融合存储正在革谁的命?

2015-05-12 14:12来源:IT世界网作者:阿明关键词:分布式存储互联机制华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那么,基于董唯元的思路,就必须创新一个新的方式,可以更好互联,可以充分利用闪存性能,并且必须基于x86计算架构,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可以通过软硬件配合紧密耦合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池化,并提供高性能数据库访问。这种方式的诞生势必会改变现有传统的IOE在用户中的地位,当然,这种方式的实现,最先去掉的应该是E的高端存储。

似乎在前段时间,阿明看到有企业级用户包括某些运营商用户开始采用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使用分布式融合存储来替换了高端存储的工作。既然可以实现,并且有了成功案例,那么我们不妨来挖挖这个方面的情况。

超融合给scale-out分布式存储带来了什么?

前段时间,有一个一体机国产厂商曾经干败了数据库一体机大佬,采用的创新架构就是分布式融合存储。一旦超融合与scale-out分布式存储有机结合起来,对于用户的需求满足也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性能与价格兼顾、一种扩展与可靠兼顾、一种可用与可控兼顾的解决方案必然赢得更多的市场回应。

这里阿明不得不提一下来自天玑数据的数据库一体机产品PBData。它的最大特点在于高性能X86服务器与高速Infiniband互联技术以及闪存技术的高度融合,通过软硬件配合形成紧密耦合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池化的高性能数据库云平台,具备分布式存储的扩展优势,也具备高端存储的性能特点。从近几次用户现场测试情况来看,这是一个可以落地的、在不改变原有应用的前提下实现UNIX平台向X86平台业务平滑迁移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并且,PBData是国产化X86产品,从性价比以及技术自主可控方面都具备较大的优势。

不过,分布式融合要达到用户对于高端存储的需求效果,就不得不突出高可用。当然,高可用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在某运营商的测试结果中,足以说明PBData数据库一体机所具备的技术优势是其他友商现有产品现阶段所难以具备或本就没有的,比如PBData一体机的所有节点均为冗余设计,不会因为单硬盘故障、单个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故障、单台交换机故障导致业务停顿或者数据丢失,能够满足企业级环境下的高可用需求。

PBData架构设计可以满足在数据库场景下的大吞吐、高并发以及低时延的性能要求。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其Cache机制,PBData通过SSD磁盘作为存储的smart cache,每个节点可以配置12个 或 20个SSD盘。

对于OLTP系统,命中率要求在90%以上。Cache命中率非常关键,在业务数据无热度时延时较达30ms,IOPS较低不足8000,是传统存储的1/3。在预热后命中率达90%以上后,只有不到1ms的延时,IOPS高达7W以上,是传统存储的3倍以上。

针对OLAP系统,强调大并发的场景下的存储带宽。而PBData融合架构中采用了互联机制,要知道InfiniBand本身拥有高吞吐的特性,可以把分布式存储集群的高并发能力提升到极致。不仅如此,因为融合架构的节点还融合了计算与存储,使交互与处理在最大限度上保留在节点内完成,无需通过网络传输,自然也提高了处理效率。

特别需要说一下互联机制,它不仅通过HCA卡和高速Infiniband交换机进行互联,具有高吞吐,其主流卡达到40Gb/S,适应OLAP高并发场景。通过RDMA协议等实现的信息交互,延时短,释放CPU负荷,降低延迟,用于优化OLTP场景。

原标题:今天来挖一挖:分布式融合存储正在革谁的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存储查看更多>互联机制查看更多>华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