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市场正文

新电改下 发电企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2015-05-13 08:0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李凤琳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售电市场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陈宗法担心,未来电力市场有可能被操纵,“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调研,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省份(如辽宁、山西、宁夏等)某个发电集团装机容量不超过20%,其他基本都超过了20%。这为操纵市场提供了可能。”不过他同时也表示,“目前电力市场过剩,激烈竞争是常态,也是普遍现象。”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发改委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咨询组专家曾鸣也有同样的担忧,电力市场作为特殊商品的市场,寡头垄断很明显,如果出现操纵市场的现象,很容易出现伤害消费者的情况,“我们千辛万苦想利用市场提高效率,由于这些寡头的存在,效率会大打折扣。”

曾鸣还认为,不同发电企业进入售电业务面临的情况也不同,“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全面过剩,对各地区来说,不论电改细则如何制定,相比五大电力等央企,省属发电企业进入本省售电业务更有优势。”

着眼提供高效综合服务

尽管未来会面临各种困难,对于售电业务,还是有不少发电企业跃跃欲试。

曾鸣认为,相比其他可进入售电业务的主体,发电企业作为电力产业链上的一部分,拥有得天独厚的灵活的与用户谈判的能力,“发电企业可为用户提供能源高效综合服务,在给用户提供电量的同时,帮助他们做好节能减排、提高用电效率。”

“相比发电侧来说,能够影响售电侧的因素更多。”曾鸣称,原来发电企业只需对接电网,若进入售电业务,则需要面向全社会,后者情况更复杂,“目前发电企业缺少能够支撑售电终端服务的技术平台、人才和管理设施等,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挑战。”

陈宗法建议,发电企业要转变工作重心,由过去“跑政府”转为“跑市场”,主动加强与大用户、政府部门、竞争对手、调度交易机构等的沟通协调,既要防止恶性竞争,又要防止操纵市场,实现多方共赢。“发电企业要建立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需求为中心的电力市场营销体制,加强电力市场营销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控制电源发展节奏,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加强对区域电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设备可靠性,增强竞争力。”

“最后一点,作为央企,发电企业还要兼顾政府要求与社会责任,努力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加强需求侧管理,帮助用户节能减排、实现两个替代。”陈宗法称。

延伸阅读:

电改面临最大的挑战:谁来监管?

原标题:新电改下的发电企业有点纠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售电市场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