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报道正文

苗圩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助力中国智造

2015-05-25 09:15来源:瞭望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装备能源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瞭望》:谈及我国制造业的短板,大家经常会提到我国缺少芯片。如何弥补中国制造在这方面的缺陷?对核心技术和芯片产业的发展,国家有哪些政策规划?

苗圩:芯片主要是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核心。我国去年仅进口芯片的外汇就超过了2100亿美元,成为单一产品进口最大的用汇领域,甚至超过整个石油进口所使用的外汇。

尤其是高端集成电路,这是我国发展所急需的,而这又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出口限制。高端芯片的短缺,成为我国整个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根据这一情况,去年国务院制订出台了一个关于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纲要。文件出台后,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其中,比较受到关注的,就是设立了一个总额超过1200亿的产业投资基金,并成立独立运作的公司来管理,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去运作,来解决集成电路的融资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核心技术是我国缺少而又对我国整个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比如,高端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等,这些技术我们目前尚未全部掌握。因此,要通过《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和组织实施,促使一些行业的共性技术取得明显的突破,来引领和带动整个新一轮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在十大领域寻求率先突破

《瞭望》:《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国家制造业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围绕着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规划作出了哪些部署?

苗圩:可以大体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

所谓“一”,就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

所谓“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所谓“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所谓“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所谓“五五”,就是有两个“五”。第一就是有五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工程、强化基础的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最后就是将十个领域作为重点的领域,在技术上、在产业化上寻求突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这就是整个《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

原标题:力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专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新能源装备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