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要强调人文建设

2015-05-29 10:55来源:瞭望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产业人文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要改变“花钱不少,获得感很差”的智慧城市发展现实,需在顶层设计中强调人文建设

在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以至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开发建设粗放、过度依赖投资、硬件与软件错位、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需强调人文型智慧城市理念,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体现“中国智慧”。

相关阅读:智慧城市建设如何真正达到便民服务?

智慧城市为什么要强调人文主题?

现在智慧城市的提法很时髦,但在规划和建设智慧城市时,首先要问一下自己:我们花很多钱,投入很多心血和精力,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城市的本质?在笔者看来,智慧城市,就是要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城市生活方式,这需要物质基础和社会保障,但绝不仅限于此——智慧城市,一定比物质的、社会的还要“多一些”,这多出来的,就是文化和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要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强调人文的原因,以使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偏离城市的“主题”和“灵魂”。

事实上,近年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年增大、相关研发成果层出不穷,智慧产业公司亦遍地开花,但这并没使城市运转“智慧”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不知道那么多钱都花到哪去了。这其中,必须反思理念和战略是否出了问题。如果仅把智慧城市建设等同于技术、资金和管理,忽视了“技术”与“人文”、“城市信息化”与“城市有机整体”的协调共生,背弃了“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城市本质,那么,这无疑是当下智慧城市建设“看上去很美”而“获得感比较差”的根源。

人文研究主要解决“城市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提出“人文型智慧城市”,就是想进一步探讨“智慧城市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大方向,也是战略性目标,把这个先搞清楚,才能谈科技、市场、资金、机制等。否则,我们就会导致一种新的二律背反——先进技术和市场越发达,城市本身却更加不智慧。

人文型智慧城市的内涵是什么?

为此我们提出“人文型智慧城市”的新概念,这也是为协调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这两大国家战略而进行的设计。

在理论研究中,我们是从哲学的角度,从“智慧是什么”开始追问。简单说来,“智慧”分为“真的智慧”、“善的智慧”、“美的智慧”,分别讲述“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在学科上对应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学科体系,在哲学上对应于马克思的“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和“精神生产”三种生产方式,在现实世界中呈现为“科技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三大应用形态,目标是满足“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方面基本需要。

原标题: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要强调人文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智慧产业查看更多>人文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