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刘振亚等央企负责人讨论:四个全面战略 六年带来个新央企

2015-06-02 11:29来源:南方电网报作者:李锦 徐天昊关键词:智能电网微电网刘振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C 全面依法治国:规范发展央企行为

法治兴则企业兴,法治衰则企业乱。

依法治国,依法治企,虽然二者外延不同,但精神内核是一致的。全面依法治企助力中央企业走向成熟。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迎来实施15年来的首次修改。这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强科学立法迈开的关键一步,甚至标志着中国立法改革大幕就此拉开。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钟俊提交了两份提案,涉及了《电力法》修订和环保电动汽车。

不仅要引领企业做依法治企的典范,还要积极推进国家层面的立法工作。中国有色集团总经理罗涛继去年提交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投资法》的议案后,又在今年两会提交了“关于制定《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法》的议案”。

中国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立群认为,2015年将成中国企业“走出去”拐点。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境外还存在着无序竞争、恶性竞争这种状态,国家层面要尽快出台境外投资法,用法律来规范境外投资行为。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康在谈到新《环保法》时表示,“要让这个环保执法的‘牙’更坚硬一些,更尖利一些,能够咬得更狠一些。”

法律的讨论转向国企自身。如何做好国资监管工作?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办的“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研讨会”上,诚通集团董事长马正武说,在推进国资改革的进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不可小觑,完善国有资产交易定价机制,可以说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一关,应该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以吏为师”的传统。今天推进依法治企,仍要抓住央企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少人提到“企业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遵守党纪国法、执行法规制度上立好标杆”。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持续不断的“打虎拍蝇”风暴中,隐藏在国企内部的贪腐沉疴和监管积弊不断暴露。国企改革发展与执法看似分属两个范畴,实则紧密相连,要真正释放国企活力,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官员和高管有形之手为追求私利而干扰市场法律秩序活动的健康运转。

对中央企业的依法治理,最大的莫过于权法博弈。国企腐败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一些掌控公权力与公共资源的官员和国企高管垄断资源配置权力,漠视法律。在国企中,一些高管对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这“三重一大”的议事规则规定熟视无睹、我行我素。绕开规则有时看似是为企业发展争取了时间机遇,取得了巨大效益。然而,这种以言代法的做法已为利益寻租、权力自肥埋下了伏笔。

在经历过一场高管涉贪腐落马的冲击后,傅育宁需要带领华润集团摆脱那些“深刻的影响”。这位新掌门人说,华润之前的企业文化出了问题,不论投资决策、还是用人环节、发展思路,都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一把手的一言堂、企业弥漫的哥们儿文化都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现在,一个敬畏法律、依法治理的文化建设浪潮正在席卷华润集团。

原标题:六年带给你一个新央企 中央企业负责人讨论【四个全面】战略纪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微电网查看更多>刘振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