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深度分析】能源互联网产业投资机遇

2015-06-03 11:24来源:“能源圈”微信作者:李少君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售电市场分布式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掘机遇:一手抓技术、一手抓转型

为什么抓技术与转型?

首先,掌握核心技术是塑造细分行业领先地位之关键。能源互联网在我国的布局处于起步阶段,新兴产业重研发,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则无疑在业内竞争中具有了相对优势,走在了整个板块的尖端。并且,很多企业对能源互联网的布局目前主要为单一领域的专业化生产,此类企业只有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才能保持细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第二,转型企业抢占先机,原有能源设施建设能力与新技术相结合,最有可能现身新增服务领域——售电运营商。能源互联网企业以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接入、分布式微电网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互联网技术为四大要点,此四类均为新兴领域,传统企业谁能先转型,谁就能抢占先机,分享能源互联网这块大蛋糕。除此之外,售电服务是能源互联网一块最大增量,目前鲜少企业布局。想做服务,不仅要有能源(能源设施建设),还要有网(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因此已经具有设施建设能力的能源企业转型布局能源服务之后,最有望现身售电平台领域,成为能源互联网最大赢家。

(一)一抓核心技术深耕细作:储能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先企业有望率先实现爆发式增长

从技术角度而言,部分技术如能源路由器虽属于能源互联网之关键,但我国尚处于研发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实现技术突破。相比于高精尖的能源路由器,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则在核心技术上已不存在明显限制,在目前能源互联网发展前景中最有望率先实现突破。

储能核心技术已取得突破,关注具有锂电池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及钠硫电池研发实力的上市公司。在储能技术中,电化学领域无疑是近几年的增长主体,2000-2014年其复合增长率达到135%。国际上发展迅猛的储能技术主要有钠硫电池、锂电池,排除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及储热后,14年累计装机容量之和占到75%,而我国则主要以锂电池为增长主力,14年装机容量占比72%。根据我们的预测,截至2020年,未来储能产业装机容量将有望超10GW,市场份额有望达1.5万亿,储能市场潜能巨大,成长动能十足。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投资回报位居产业链顶端,在新能源汽车政策产销爆发下,将成为最接地气的能源互联网入口。若问能源互联网入口在哪端,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无疑最具潜力。首先,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政策蜜月期,产销量呈爆发性增长,14年产量较13年增长了近3.5倍。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却滞后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根据中国储能网的数据,目前配比仅为4:1,远低于标配1:1,市场空间巨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的背景下,充电桩有望随之爆发。除此之外,在投资效益上,相比于分布式新能源电站、能源路由器、特高压等基础设施建设,充电桩投资成本低,盈利能力却遥遥领先,投资回报优越。因此,我们认为深耕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公司有望成为能源互联网市场第一批赢家之一。

(二)二看转型期战略布局:电力电子零部件制造转型新能源、能源设施建设转型能源服务、细分产业专业化龙头转型产业链跨领域布局

电力电子零部件制造→新能源: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电气零部件企业可以通过制造发电组件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大力推进技术研发,转型布局新能源。例如保利协鑫能源便由硅片制造商转型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及运营,自14年11月至15年1月三个月内,协鑫新能源在浙江、山西、江苏、内蒙古、新疆等地共超过10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并网,目前全球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近1GW,15-17年目标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0GW,2.5GW,2.0GW。

能源设施建设→能源服务:新电改方案公布后,电力交易市场化、需求侧管理均受到进一步的实质化推进,随之孕育而生的能源服务市场将是一块不可小觑的大蛋糕,售电平台建设势成必然,电力服务企业调频、调峰作用将更为突出。由于能源服务市场包含着大量的输配侧及用户侧的能源数据,因此我们认为具有数据采集处理能力的能源企业将会走在电力服务转型梯队的前端。例如阿里云计算对售电市场的布局,科华恒盛、积成电子等配电网自动化龙头同样具备数据处理能力。

原标题:能源互联网产业全梳理:投资哪些领域能赚钱?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售电市场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