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核能发展提速 需对核电安全风险理性认知

2015-06-05 09:09来源:中国核工业报关键词:核能发展核安全核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几年来,核安全可以说是核能发展的核心关键词。近期召开的第三届能源论坛,针对我国核能发展的形势,以“安全与质量”为主题开展了专题专场交流讨论,探讨了确保我国核安全相关措施,以及如何从风险角度理性认识核安全。

本文结合国内专家近期围绕核安全发表的观点、论坛上有关专家进行的探讨,对于理性认知核电安全风险给予关注,同时摘编刊发环境保护部核二司副司长汤搏关于美国核电厂安全目标的出台始末的文章,以资借鉴。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75INSAG-3《核电安全的基本原则》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实现绝对安全,就某种意义来说,生活中处处有危险。”

可以说,安全是人类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永远会面对安全问题。而因其核能的“历史出身”以及核能技术的尖端性和复杂性,公众视角下的核安全更是有着 “特殊”的分量。从以往出现过的“谈核色变”到“抢盐风波”、“切尔诺贝利巨鼠说”等等,都可见公众对于核能的“陌生”和“恐惧”。为了消除人们对核安全的疑虑,政府、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开展科普宣传,但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迄今仍是业界无法回避的课题。

事实上,从科学技术的角度,从数据的角度来看,现有的核电厂应该属于最安全的工业系统之一。不过,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童节娟指出:“核设施自身安全水平的提高和改进,并不一定能同等改善风险认知。”

“我经常看到有人争论核电是否安全,但发现很多争论没有意义,如同鸡对鸭讲。”环境保护部核二司副司长汤搏表示,“实际上,他们是在用他们各自的尺度来衡量。尺度不一样,争论永远达不成共识。大家只有先认同一个尺度,然后用这个尺度来衡量某个事情的时候才有可能性达成共识。”

建立共同可接受的尺度

那么,用什么尺度来衡量更合适?“风险概率衡量安全水平是目前科学界主流认为更合理的尺度。”汤博说。

其实,在过去,各国都拥有核安全相关法规标准,但这些法规标准是操作标准,只是指导应该有一个安全壳、安全系统应该冗余等等,却解决不了对安全根本认识的问题。1979年,美国三喱岛核事故发生后,美核管会发现了这一问题:技术性的尺度解决不了核安全的根本问题,解决不了人类认识问题,所以必须要建立共同可接受的尺度。而“这个尺度就是安全目标。”

原标题:核能发展提速 需对核电安全风险理性认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能发展查看更多>核安全查看更多>核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