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世界环境日:世界看好一个美丽中国(图)

2015-06-05 10:16来源:新华社关键词:世界环境日燃煤发电火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建设凸显中国制度优越性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次人类尚待开拓、前无古人的新旅程,是一场“为了明天”的重要社会变革。

然而,转变发展方式,这其中需要斩断多少利益链条?改变生活方式,如何能使全社会每一个人改变观念、行动起来?这毫无疑问是极为艰巨的工作。

但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也为了民族发展的未来,中国政府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很多外国生态文明专家学者眼中,只有中国能够“做得了这样的大决定”,“办得了这样的大事”。

在外国生态领域专家学者看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理由之中,中国的制度优越性是个重要因素。

不久前,在美国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环保主义者会议上,著名生态学者约翰˙弗斯特在主旨演讲中说:“过去,一提到中国,人们会说‘中国太成问题’,如今,中国使人们看到希望。”

从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到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从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到将生态文明建设变为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正引领国家和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既要青山,也要绿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征途上,中国将与世界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明天,而世界也将更加看好一个美丽中国。(记者薛颖)

相关链接:

《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喜与忧

2014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3%;长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

4日,环保部发布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一组数字引人关注。“从公报来看,2014年我国环境状况最抢眼的变化,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空气质量状况比上一年有明显改善,各项污染指标均有所下降,体现了整体改善的趋势。”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朱建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在朱建平看来,同样令人欣慰的是,我国水、土污染状况与上年相比并没有发生更严重的恶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这样的转变,来之不易。2014年,中央财政先后安排专项资金100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支持55个水质较好的湖泊保护;安排59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持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

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环保部门通过约谈、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2014年,我国各地查处违法企业10万余家次,罚款总额达到20多亿元。

各地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180件,是过去10年总和的2倍。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悉数这些重大法律、政策的出台,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世界环境日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火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