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电力金融财经正文

上海探索PPP模式欲破解智慧城市资金瓶颈

2015-06-05 11:04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姚玉洁关键词:智慧城市PPP模式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科技部发布的最新名单,截至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但智慧城市从提出以来就一直存在建设模式、资金投入、运营方式这三大难点。由于政务、产业、民生这三大热点领域都需要一套庞大的系统和建设规模,它对资金的需求量极为庞大。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已经无法独立承担此类项目的正常开展。探索PPP(公私合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通过使用者付费和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投资回报,成为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国平说:“通过PPP模式的运用和创新,搭建一个具有生态功能圈性质的智慧城市业务平台,有助推进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运营及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创新。”

目前,斐讯通信已经与8个城市签订了200亿元的智慧城市框架合同。“一方面着眼于顶层设计,做城市运营平台和数据平台搭建,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管线等;另一方面整合各行业垂直应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斐讯通信首席执行官郑敏说,“我们普遍采用PPP模式,政府用项目未来的收益作为资金投资,可以用1块钱撬动100块钱,大大降低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本和政府债务负担。”

智慧城市建设须破三大梗阻

记者采访发现,智慧城市从“云端”落地,还面临机制活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硬件瓶颈制约等梗阻。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应摒弃政府国企投入为主、先建设后运营的模式,引入民营资本和专业机构,探索市场化运营,降低运维成本。王国俭认为,目前在国家超算中心等智慧城市项目中,基本都是以政府科研投入为主,项目建设成功就算完成目标,相关的应用方案和商业模式并不成熟,后续的维护运营难以为继,容易导致巨大的科研浪费。要摆脱“铺摊子、上项目、单打独斗、互不联通”的粗放发展模式,大力发展PPP模式,提高投资效能。

其次,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数据安全亟待重视。据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披露的数据,在大面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90%以上的基础信息产品是采用国外的,过度依赖外企设备,无疑会对城市的安全造成威胁。依托斐讯云数据中心自主研发的DBWORLD工程云平台已经为中国宝冶集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安世亚太等企业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李嘉军说,以工程设计行业为例,几乎所有的工具软件都是国外授权的,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普及,平台软件的国产化刻不容缓。

第三,智慧城市建设亟须宽带降资费、提网速、破藩篱。斐讯通信云计算业务单元总经理梁琪辉说:“宽带质量是智慧城市的骨架和血脉。但由于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门户之见’,跨网络访问就会产生巨大的质量耗损。我们在建设云平台的时候就必须先识别访问网络再以同一运营商的带宽去匹配,调试、运维的成本至少增加10%以上。”

延伸阅读:

智慧城市试点或收官 大数据时代来临

原标题:上海探索PPP模式建设云平台智慧城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城市查看更多>PPP模式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