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配售电能源服务市场正文

欧阳昌裕:加快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

2015-06-07 08:17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智能微网储能装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全球对分布式电源的理解和定义,存在有DER (DecentralizedEnergy Resource)、DE(Decentralized Energy)、DP(Decentralized Power)等多种不同的叫法。国际能源署(IEA)曾经对DG、DP和DER的概念进行过区分,DG是服务于当地用户或当地电网的发电站,可与当地公共电网连接,主要采用的技术是小型或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和光伏电池系统等;DP则是将DG加上能量储存技术构成的能源供应系统;DER是DP加上能量控制及需求侧管理构成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为推进我国分布式电源发展,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3年7月印发的《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13]1381号),把分布式电源定义为,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安装、运行方式以用户端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发电设施或有电力输出的能量综合梯级利用多联供设施。分布式电源应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和综合利用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一是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站;二是以各个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电;三是除煤炭直接燃烧以外的各种废弃物发电,多种能源互补发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煤矿瓦斯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四是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煤层气发电;五是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于70%且电力就地消纳的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等。发展分布式电源的领域包括,一是各类企业、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二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建筑物或设施;三是文化、体育、医疗、教育、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物或设施;四是商场、宾馆、写字楼等商业建筑物或设施;五是城市居民小区、住宅楼及独立的住宅建筑物;六是农村地区村庄和乡镇;七是偏远农牧区和海岛;八是适合分布式发电的其他领域。

根据燃料不同,可分为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化石能源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内燃机、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常规燃油发电机和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主要包括小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此外还包括垃圾发电。

分布式电源一般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一是装机规模小型化,国外大多定义为兆瓦级及以下,而我国则扩展到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站和煤层气发电。二是布置分散就近化,采取分散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国外大多定义为就近消纳,而我国则进行了延伸,如国内小水电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山区,即使是5万千瓦及以下规模,大多也要外送几十甚至上百千米来消纳,煤层气发电也有此现象。三是自发自用化,分布式电源主要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四是能源利用高效化,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充分利用了各种废弃物、余热余压余气和煤矿瓦斯等,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天然气的分布式电源,大多采用热电冷多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利用效率在国外超过80%,在我国也要求在70%以上。综上分析,根据发改能源[2013]1381号文定义,我国分布式电源已经在典型的分布式电源基础上,延伸到小型化的分散式电源范畴,可以看成是广义的分布式电源。 国际分布式电源发展情况纵观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历程,电力工业始于分布式电源供应,在经历了从分布式供电到集中式供电之后,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分布式供电方式又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目前形成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翼齐飞、两轮齐驱的发展格局。

原标题:欧阳昌裕:加快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分布式电源查看更多>智能微网查看更多>储能装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