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能源局发布专项报告 为天然气保供“对症下药”

2015-06-08 10:55来源:卓创资讯作者:王梓蒙关键词:能源局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驻点京津冀专项监管报告》,通过驻点京津冀地区开展了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专项监管工作,发现我国天然气市场管理和运作体系的一些问题,提出监管意见。

国家能源局4日对外发布《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驻点京津冀专项监管报告》。报告认为,总体上看,京津冀地区今冬天然气供应基本能够保障。同时,监管发现采暖季供气紧张、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

采暖季供应缺口仍存 用气结构发生改变

目前京津冀地区主要通过陕京一、二、三线,永唐秦线、港清线、冀宁线、大唐煤制气专用线等管线供应管道气,气源主要来自陕北长庆气田、新疆塔里木油田、大港油田、中亚和西亚进口管道气、渤西海上气、进口LNG、内蒙古克什克腾大唐煤制气等。京津冀地区现有天然气用户约1276万户,主要包括居民用户、燃气电厂及其他工业用户等。2014年京津冀地区天然气用气量约为201.5亿方,同比增长9.2%,增量气主要用于新建燃气电厂和锅炉“煤改气”项目。

报告指出,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总体呈现非采暖季供应充足、采暖季供应紧张的特点。三省市前三季度天然气消费增速远低于预期,但进入采暖季后,供应缺口明显增加,资源平衡较为紧张。随着新建燃气电厂陆续投入使用以及锅炉“煤改气”项目相继投产,京津冀地区用气结构随之发生改变,民生用气比例大幅增加,工业用气比例不断下降,天然气需求峰谷差进一步加大,可压缩工业用气调峰空间缩小。

卓创观点:随着天然气价格杠杆的调控,我国天然气消费需求有一定程度的放缓,加之天然气供应能力持续增强,“气荒”现象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导致“气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虽然长输管道已经基本成型,但是末端省级管网和市政管道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气荒”完全消失仍不现实。

由于目前天然气还算稀缺资源,我国天然气距离2020年3000亿立方米的消费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一次能源所占比例6%和国际水平的20%也还有不小差距。未来随着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建成通气,对我国的天然气资源是一个极大地补充,届时天然气化工等限制利用项目或将得以放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局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格查看更多>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