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黄石供电公司结合现状制定了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可研、初设技术标准实施细则,重点对供电区域划分、户均容量配置、导线截面的选择、电杆选型等技术原则进行规范。在对全市所有用电客户供用电设施、用电水平做了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公司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并进行了试点。
“施工中我们要严把质量关,全面推广应用标准设计和标准工艺。”黄石供电公司网改办负责人姜焰池说。该公司严格按照配网改造升级技术标准和规程要求,切实把好设计、供货、施工、监理和验收关。每个台区施工结束后,该公司成立专门验收小组逐项进行验收,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列入考核,严格追究责任,确保了工程质量。
全程管控 保障工程质量过硬
“现在我们渔场的线路全部转移到路边,换成安全的绝缘线了,街道更整洁美观了。”3月初,黄石供电公司对大冶保安农科整个渔场的线路和电杆进行彻底更换。如今,50基崭新的电线杆,错落有致沿路边重新竖起,这是2014年黄石供电公司改造大冶农村电网的最后一个项目。“以前只要刮大风,渔场就会短路停电,现在再也没有停过电了。”农科村支部书记王能干说。
以往的大冶保安农科渔场,近600亩的鱼塘上空,高压线线路逐年老化,有的低压线搭建在水面上,不易维护。
黄石供电公司所属的大冶供电公司充分利用今年配网改造时机,对供区159条中压线路的负载和缺陷情况开展分析,将确因线路设备老化造成重复抢修、重载率较高的线路列入整改计划;严格按照“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的原则,对重、过载、高故障中压线路及台区、末端电压不足等线路一次整改到位,建立线路运行管理和跳闸定期分析考核机制,推行线路基础资料、巡视全部责任到人,将线路运行情况直接与工作绩效相挂钩,从而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对工程物资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实现全过程管理,建立工程分析、考核、监督等长效机制,确保改造工程质量过硬。
2015年,黄石供电公司将投入2.1亿元,全面改造大冶农网,包括大冶所有乡镇共23条线路,主要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同时为大冶新区招商引资提供配套用电。与此同时,该公司投入1.05亿元用于改造阳新地区农村电网低电压问题。工程完工后,阳新地区9782户居民的低电压问题将得到解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刻揭示了新型能源体系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
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现场将设机器人互动区,云深处、宇树科技、联想将携足式机器人,杭州电力大有科技将携机器人/狗+无人物流车参会,与大家共同探讨“AI+”在电力行业的落地应用。5月15日·浙江杭
5月5日,国网河南鹤壁供电公司10千伏桥31号富士康I回等6条线路完成新型配电网建设并正式投入自愈运行,实现县域配网自愈线路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国网鹤壁供电公司市县城区已经投运110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63.58%;全域投运192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54.86%。据统计,2025年该公司配电线路自愈动作56次,
2025年5月15日,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联合北极星电力网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现场将设机器人互动区,云深处将携机器狗,宇树科技将携机器人,杭州电力大有科技将携机器人/狗+无人物流车参会,与大家共同探讨“AI+”在电力行业的落地应用。5月15日·浙江杭
5月6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光擎”智脑大模型正式上线。在调度控制中心,方式计划室专职人员沈泽锴打开该公司“电网一张图”的“光擎”页面,输入“江一变1号主变检修,请帮我分析电网风险”指令,“光擎”迅速自主推演了主变检修操作后的拓扑结构,仅用5秒钟,便自动生成了电网风险等级、关联重要敏感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山西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山西省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相较于传统模式,“三位一体”智能配电线路搭载的自适应智能型FA是指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在线路失电的第一时间启动自动恢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网部组织召开月度工作例会,会议部署了配网专业近期重点工作任务,听取了各地市公司关于配农网安全管控情况、配农网建设进度情况、基础运维情况、分布式光伏接入等重点工作的汇报,为提升供电可靠性与优质服务水平谋篇布局,努力点亮城乡用电之光。配电网作为电力输送的
4月28日,全国首个农村配电台区“车网互动”微电网在江苏省成功投运。该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杨港居,整个微电网系统设有30千瓦的车棚光伏发电装置,4座80千瓦的“V2G”直流充电桩、6座7千瓦的普通充电桩,1台100千瓦时的储能柜和1台STS开关并离网柜。据介绍,该装置通过智慧微网,除满足周边村
一、会议概况主题:柔性·互联·低碳时间:2025年5月15日地点:浙江·杭州二、组织单位主办单位: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北极星电力网支持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极星招聘、北极星学社赞助单位:北京紫电捷控电气有限公司、优利德科技(中国)股
近日,随着搭载TINYAI(小型化人工智能)视觉导航系统的无人机在配网线路上完成自适应巡检作业,国网铁岭供电公司配电网智能巡检技术取得重要突破。该系统通过小型化人工智能方案,攻克传统无人机巡检成本高、效率低等核心难题,为配网智能化运维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4月16日,国网铁岭供电公司联合中科方
4月16日,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全省首条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早在2024年12月,国网山西电科院就针对性地开始了配网自适应的验证研究,经过方案设计和论证,在2025年3月开始进行自适应智能型FA真型试验。实验为期一个
1.储能BMS与PCS之间关系储能系统通常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这四个关键设备组成。其中储能BMS与PCS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补关系,二者在储能系统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但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对储能系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未来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
4月27日10时,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大厅,自动化处专责袁龙查看分布式光伏采集监视平台上的发电实时出力情况,并分析研判出力波动原因。“分布式光伏采集监视平台可实时感知河北南网69万户低压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数据准确率达99%。”袁龙说。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动光伏发电、风
全球新能源行业瞩目的2025德国慕尼黑光伏储能展览会(IntersolarEurope2025)正式启幕!特变电工新能源创新呈现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聚焦大型电站、工商业及户用三大核心场景,向世界分享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大型电站场景:全维度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面对全球新能源规模化
储能行业加速“洗牌”。2025年2月,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4月底,394号文明确要求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风暴”正在推动储能行业的市场化加速前行。在储能行业价值重构、技术博弈的双重压力下,一面是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海寻求机遇等
配电设备评估:通过带电评估和深度评估,形成完整客观的评估结果及建议措施配电系统分析:确保客户的电气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高效、安全、可持续地运行可持续发展咨询:实现成本节约、环境效益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工业环境中,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任何电力
明晰规则、凝聚共识,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生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冯树海随着“双碳”目标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4.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3%。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双高”特征进一步显现,面临着电力系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顶层设计落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增添“稳定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许传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以下简称《规则》),按照“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优化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技术驱动、机制护航,助力破解电网灵活调节难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解读一、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为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指导和规范全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运营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能源电力安全供应,国家发展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诸多挑战。储能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电能时间维度转移的关键技术,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成为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储能参
近日,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线路故障智能辨识系统经过3轮次调试,目前已在全省推广应用。该系统可实现线路故障原因分钟级智能辨识、故障位置千米级精准定位,自11月以来已准确辨识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故障17起,提升了迎峰度冬期间线路运维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约40%。今年年初,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日,黄石市绿电绿证服务站在国网黄石供电公司揭牌启用,将推动黄石绿电绿证交易快速发展。据悉,1-9月,黄石工业累计用电量108.94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累计用电量的72.76%。今年截至目前黄石市绿电交易电量8382万千瓦时,绿证交易1.16万张,电碳金融业务在全省率先落地。
8月7日,湖北黄石供电公司配网抢修班员工张立应用配网系统馈线自动化程序远程合闸,消除下陆区10千伏冶炼线开关跳闸故障。“以前,我们查找故障位置最快也得用半天时间,现在只需不到一分钟,故障排除后,远程操作便可完成送电。”张立说。年初以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不断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强
7月12日,湖北黄石供电公司首个110千伏移动式变电站在220千伏姜家垅变电站投运。220千伏姜家垅变电站是黄石阳新地区电网的重要枢纽,近年来用电负荷不断增加,迎峰度夏期间长期处于重载运行状态。为降低220千伏姜家垅变电站主变压器的负载率,黄石供电公司在220千伏姜家垅变电站内新增一座移动式变电站
7月11日上午,湖北黄石供电公司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负荷“一键式”批量转供和“一键式”方式还原功能验证,主要针对计划检修场景下的配网负荷批量倒供。据悉,配电自动化系统负荷“一键式”批量转供和“一键式”方式还原功能可实现多条配网线路由传统人工操作倒换转换为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一键”自动完
5月11日,绿意盎然、万物并秀。在磁湖之畔,湖北省首家地市级虚拟电厂——黄石磁湖电厂市场化交易运营正式启动,标志着黄石能源业态迈入全新阶段。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虚拟电厂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正为电力行业带来新的活力。“本质上我们是搭建了一个聚
3月17日,在位于湖北黄石市新港物流园内的220千伏韦源口变电站,一个方形水泥墩被吊车精准放进基坑。施工人员迅速开始回填工作,整个过程只花了30多分钟。黄石供电公司项目负责人龙菲介绍,工程采用了预制式基础施工技术,与传统现场浇灌工艺相比,可压减工期20余天,减少土方开挖约40立方米。国网湖北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国网黄石供电公司将计划投入电网建设资金4.56亿元,以特高压建设为引领,着力改善一批电网基础设施,助力重点工程尽快投运。据悉,氵韦源口220千伏变电站正在施工中,项目于于2023年10月开工。
“已下令220千伏韦连线线路及开关恢复送电,请调度员立即执行监护操作!”1月22日21时15分,湖北黄石供电公司变电运检分公司变电运维三班员工叶青盛打开移动终端里的“i国网”APP,轻点屏幕,输入文字,向值班调度人员回复调度指令。这样的工作场景,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面推广调度控制中心网络
2023年12月29日,随着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鄂东集控站内“一键顺控”操作指令送达,位于咸宁市官塘驿镇石泉村的500千伏赤壁变电站正式投运。本次送电采用顺控操作远方组合调用技术,运维人员无须到站,操作效率大幅提升。为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精益管理要求,国网湖北电力开展电网设备多维精益管理
一个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今年,我省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长期保持全国领先、中部第一的态势。在一个个重大项目背后,要素保障至关重要。国网湖北电力建立走访对接机制,今年以来,对接了4000多个重大项目,同时,继续针对小微企业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