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解析】工业4.0的M和I

2015-06-16 10:26来源:智慧城市圈子关键词:工业4.0互联网+制造业体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0.I版方案小结:

I版代表性企业在与制造业的结合过程中发展方向各有特点,结合的程度也有差别。亚马逊还是坚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云服务供应商,帮助企业提供一揽子的互联网解决方案。

谷歌在机器人等工业自动化基础配套上积蓄力量,未来想象空间很大。微软走得更远,凭借自己在系统软件方面的优势,与传统的工业自动化企业结盟,直接进入到车间地面的核心制造环节中去了。从中可以看出I版方案的两个特点,一是“开放合作”,二是“丰俭由人”。

开放合作:I版方案并没有M版舍我其谁的气势,强调与传统制造企业合作,帮助后者更好地适应互联网、使用互联网。不论是亚马逊、谷歌、还是微软,都是围绕制造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做服务,与传统制造业企业合作是I版的共同点。

丰俭由人:I版的通用性较强,在云端可供选择的选项很多,价格的计算大都采用“用多少服务给多少钱”的方式。这一模式降低了制造业企业使用互联网服务的门槛,不论是亚马逊、谷歌还是微软,他们的物联网套装用户中都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弥合规模差异带给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地位。

三、中国的互联网+制造业战略选择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常被称作“世界工厂”。但虽然规模大,未必技术强。考察中国企业互联网+制造的三个基础:软件一体化、创新生产硬件、外在移动互联网,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快、最迅速,另一端的创新生产硬件、软件一体化还处在追赶的阶段。在这样独特的发展条件下,我们可能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制造业道路。

11.中国发展互联网+制造业的优势和劣势

中国发展互联网+制造业的优势,一是已经发展起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尤其在ICT产业中已经局部领先;二是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三是国家政策支持,已经出台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

ICT产业领先:在移动通信领域,华为、中兴已经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中移动是TD-LTE标准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产权武器库。在应用端,中国的移动互联企业也已经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市场前景广阔: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manufacturing value added)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2.4%,居全球第一位,比排名第二的美国高5个百分点,是排名第三的日本的两倍多。

而且中国的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占据很大份额,未来提升的空间很大。根据Accenture的估计,若保持现状不变,未来15年工业物联网将为中国的GDP累计贡献4970亿美元;如果对工业物联网采取适当的倾斜措施,这一数字将大幅提高至18240亿美元。

 

原标题:互联网+制造业 M版与I版是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互联网+查看更多>制造业体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