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淮上特高压建设二三事

2015-06-18 09:22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特高压电网建设送变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安徽淮南市中心驱车向东约10多千米,跨过淮河岸堤,伴随着敲击声响,一幅紧张的施工场景随即映入眼帘。6月12日,我们走进淮上特高压工程淮河大跨越段的施工现场。目前,随着淮河两岸基础承台的施工完成,工程转入跨越塔组立阶段。

高立柱施工是该工程基础施工中的难点。“当第一座承台浇筑完成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像自己的小孩呱呱落地。”说起那段经历,安徽省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总工李凯难掩内心的激动。

淮河大跨越段施工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丰富,基础混凝土方量大。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使用灌注桩390根,基础混凝土方量共计2.6万立方米,使用钢筋3200余吨……李凯如数家珍般地为我们列举着一组组工程数据。

目前,该工程南岸已进入组塔阶段。在淮河南岸的跨越塔施工现场,红旗招展、人头攒动,随着现场机器的轰鸣声和施工人员的号子声,吊车、叉车来来回回穿梭不停,数10名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将10几吨重的塔材安装到指定位置。“现在正在组立的是塔腿和底层塔身,现场先用300吨吊车对0~72米高的塔身进行组立,待这阶段工作完成后,将采用2×15吨落电梯井筒双旋转摇臂抱杆分解组立余下塔段,以及电梯井筒、导线横担的吊装。”项目经理王民向我们介绍组塔的流程。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让现场所有参建人员知晓铁塔组立的整个过程,安徽送变电公司还特别制作了铁塔组立3D动漫片,将施工流程清晰呈现,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同时,在摇臂抱杆主牵引系统的4台卷扬机尾部,均设有过载自动保护装置,抱杆上也安装了视频监控摄像头,利用自行研发的跨越塔抱杆组立智能监测系统,施工人员可对铁塔组立施工过程中抱杆吊装重量、摇臂变幅角度、抱杆旋转角度、作业环境风速等重要参数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在每段塔材吊装完成后,施工人员都要及时地用全站仪检测铁塔的正偏线,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为解决大跨越线路运行后与淮何航道通行间的矛盾,该工程大跨越段铁塔全高增至255米,较以前投运的皖电东送特高压工程淮河大跨越塔又高了近60米。高度虽只增加了几10米,但混凝土和钢材的用量却增加了近一倍,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和施工难度也成倍增加。现场总指挥韩仲瑞说:“空中作业时,抱杆上7个摄像头中有两个专门用来监视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全程监控,发现隐患可及时提醒纠正。”

“进展顺利的话,淮河南北两岸组塔施工将于11月底完成,然后开始放线,整个工程将于年底竣工。这也得感谢属地供电公司的大力配合。”王民说。为保障工程建设有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淮南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属地优势,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施工协调保障,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配合施工单位处置民事纠纷。(作者:张龙跃)

“走”进现场的装配车间】

第一次参建特高压工程,很多设备都是第一次接触,边学习边研究边施工,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技术。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求高。这个工程我们是主场作战,一定全力抓好安全,保证质量,誓建精品工程。

——1000千伏南京变电站项目经理 李刚

原标题:淮上特高压建设二三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送变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