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工业4.0的可怕之处:“机器”有灵魂 能读懂“产品”

2015-06-24 13:47来源:机房360关键词:工业4.0工业自动化德国制造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传统工业时代下,如果更换一台流水机器的设备往往需要数天。但是现在我们只需要几分钟。中心负责人尤尔根˙雅思博奈特说。这是因为在传统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先把新的部件手动连接到工作环境,然后再去调整生产线上的控制装置。就像几十年前使用电脑工作时一样。“那时,每个新部件都需要一张带有驱动程序的软盘,安装之后经常与计算机上的其他部件发生冲突,以至于用户不得不手工进行调整。”

而现在USB的出现让一切变得简单和轻松。我们只需把新装置插到计算机上即可。“即插即用”成为这一技术进步的生动描述。现在,工业4.0的专家们用“即插即生产”来指设备和系统的顺畅配置,就像雷蒙哥公司的场景一样。就像电脑一样,未来的部件会自发地与工作环境相连接,自己把自己集成到现有控制系统当中。

三、机器人会取代工人吗?

据德国一家独立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截至2014年8月,德国70%的工业中小企业都已经开始“工业4.0”的革新,主要包括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进行生产。这昭示着一种怎样的未来呢?

首先,工业重心发生了转变。工业4.0之前,所有的革新都是为了通过规模效应以及员工生产率来降低成本。而未来工业制胜的秘诀在于,如何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还能缩短产品从“设计”到“上市”的周期,以及如何满足更复杂、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水木然点评:当然这一点其实也是为了满足当今人们对于多元化、个体化产品的追求!的确,这是一种世界潮流。

其次,虚拟与实际的界限似被消除。譬如,安贝格工厂中所有生产程序均可提前在计算机中仿真模拟,在虚拟世界中就可完成生产的分析与优化。

这样一看,人工似乎将被机器智能取代。德国《明镜》周刊曾刊文,忧心数字化将夺走现有大部分工作岗位,但前景也并非这么悲观。德国弗劳恩霍夫就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威廉˙鲍尔认为,新的工业系统虽然取消了很多需要“人”参与的生产关节,但是也会带来新问题与创造空间,未来人力将集中于创新与决策的领域。

在未来机器和人类会有新的分工,那时人们将行使“创新”与“决策”的权力,人们要牢牢把握对于机器的指挥权,而机器负责自我调节和完善。

四、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

正是因为机器的自我完善系统,“工业4.0”将产生大量数据。根据记者描述:安贝格工厂为例,其生产线上的在线监测节点超过1000个,每天采集数据逾5000万个。

原标题:工业4.0的可怕之处:“机器”有灵魂,能读懂“产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工业自动化查看更多>德国制造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