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工业4.0的可怕之处:“机器”有灵魂 能读懂“产品”

2015-06-24 13:47来源:机房360关键词:工业4.0工业自动化德国制造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那么问题来了!新的工业生产方式将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终究是归属于工厂、软件制造商、工厂的客户抑或是终端用户?而利用这些数据又可创造什么崭新的商业模式?这将是决定未来工业竞争的关键问题。

德国VS美国,戴姆勒VS谷歌,这个问题说白了,其实就是“德国制造业”与“美国科技业”的竞争,也意味着两种工业前景的竞争。一个非常微妙又戏剧性的动作就是:谷歌、苹果、亚马逊以及众多美国互联网企业“正在袭击德国工业”、正以新的产业思维与游戏规则进入德国传统工业强项,后者甚至可能沦为其供应商和附属者。

这一论调并非危言耸听,仅以谷歌为例,近年来,它收购了一家智能供暖设备商,摇身变为博世的竞争者;在糖尿病患者的隐形眼镜中加入测量眼泪中血糖含量并将其结果传导至智能手机的技术,就进入到西门子所擅长的医疗领域;现在,谷歌还在捣鼓无人驾驶汽车,与戴姆勒和宝马成了同行。

戴姆勒联手宝马推出双座电动车

工业4.0”能帮助德国工业抵抗住这样的“侵袭”吗?德国软件公司SAP前首席执行官孔翰宁说,大部分德国中小企业主没有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仅生产智能产品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提供智能化服务的能力,否则,德国当前市场领先的生产商将来可能仅是服务商一个可替换的产品供应者。

“工业4.0”发源于德国,发扬于美国!

两个实例正好能说明这一点:戴姆勒公司在硅谷专门设置了研发中心,以开发车载智能娱乐系统,但这一系统最终要靠苹果的Siri语音系统来控制;德国能源巨头REWE和E.on近来发现要面临一个仅有5年历史的初创企业的竞争,这个小企业将并不属于它的1500多个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可按需对设备进行开关调整,形成了虚拟的发电厂。

可见,不论是汽车内的某个娱乐装置,还是某块太阳能电板,谁能掌握附着在这些智能化了的产品上的数据与信息,谁也就掌握着提供智能化服务的能力。

点评:你是生产商、是服务商,还是用户,这三者的从属秩序决定了未来世界的格局!“工业4.0”其实就是“信息2.0”(传统互联网是信息1.0)。我们再来展望一下历史,如果说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就是一条指数曲线,今天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临界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带来一系列奇迹性的变化!未来的颠覆是如此可怕,又让人如此期待!

当戴姆勒遇上谷歌,不仅是德国与美国优势行业之间的竞争,更意味着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谁能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谁就能赢得未来!

原标题:工业4.0的可怕之处:“机器”有灵魂,能读懂“产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4.0查看更多>工业自动化查看更多>德国制造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