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互联网+”催生了重建诚信的倒逼机制

2015-06-25 09:22来源:上海证券报关键词:互联网+马化腾移动互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现在回过头来看,“互联网+”早在2012年11月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第五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时,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和兴趣。两年多后,当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要求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便从一个网络热词进入了国家经济顶层设计,其表述也逐步系统化,有了特别的涵义,直至正式成为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决策依据。

就像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眼中也都有一个“互联网+”。互联网、无缝连接、连接一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这些原来看起来不搭界的字眼,组合起来总会让每个人都可以生发出联想。《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这本汇集了马化腾、于扬、张晓峰、杜军等多位知名互联网创业者23篇专题论文的集子,则分别从理论层面、实践经验等多个角度,结合当下各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全方位阐述,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将“互联网+”这一经济发展新引擎呈现出来。

把握并描绘“+”的路线图

马化腾等互联网创业者认为,要理解“互联网+”,需要从不同层次来区别看待、整体把握。至少应该从五个层次来把握“+”,并据此来制订计划,描绘路线图。

其一,“互+联+网”。连接,形成交互,并纳入网络或虚拟网络。ICT(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改变了距离、时间、空间,虚拟与现实都成为一种存在,每一个个体都被自觉不自觉地划分到了不同的社群、网络。从另外一层意思上讲,互联网产业的企业、从业者也有一个连接、联盟、生态圈的问题,而不能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者店大欺客,否则你根本没有“+”别人的能力。

其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万联网+产业互联网(如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不管什么名头,连接是目标,互联互通是根本,是一体两面而不是曲高和寡。如果单纯去讲某一方面的网络,和连接本身,那就是对立的,谈不上连接一切。同时,万物互联,不论何种网络,一定不要变成孤岛。

其三,“互联网+人”。移动终端是人的智能化器官,让用户触觉、听觉、视觉等都持续在线,无处不达。“互联网+人”,这是“互联网+”的起点和归宿,是“互联网+”文化的决定因素,也是“互联网+”可以向更多要素、更多方向、更深层次延展的驱动力之所在。

其四,“互联网+其他行业”。“其他企业”不能简单归类为传统行业,互联网产业也需要自我革命、持续迭代,新兴行业需要拥抱互联网,而创新创业更离不开互联网。今日进展最快的有“互联网+零售”产生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催生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通信”也越来越成熟。

其五,“互联网+∞”。“∞”代表无穷大,就是连接一切的阶段。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人与场景、物与物,这些连接随时随处发生;不同的地域、时空、行业、机构乃至意念、行为都在连接。与此同时,后面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排列组合,这里面蕴含了形如“互联网+X+Y”这样的基本模式,比如“互联网+汽车后市场服务”,往往会再“+保险”、“+代驾”、“+救援”、“+拼车”等服务,这才能真正体现跨界与融合,才有可能产生细分领域的创新。

原标题:“互联网+”催生了重建诚信的倒逼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马化腾查看更多>移动互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