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报道正文

“微公交”成电动汽车新应用范本

2015-07-02 08:32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屈凌燕 丁文杰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瞄准细分市场 短板成优势

令人欣喜的是,记者采访发现,我国不少企业和地方,正在探索通过瞄准细分市场等方式谋求新能源汽车的突围。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印发实施《深圳市新能源出租车推广应用政策实施细则》,燃油出租车同产权更新置换为纯电动出租车,每辆车可获购置补贴6万元、使用环节补贴2万元、推广应用补贴5.58万元。

前不久,武汉首次公开招标新增了1100辆纯电动客运出租车。武汉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有限公司人士介绍,为满足旗下500台纯电动出租车的运营需要,他们与厂家共同在全市布局了500多个充电桩和3个换电站,其车型慢充需要6小时,快充45分钟可充到80%,充一次电可行驶180公里,有备用电池换。

不只杭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南京、南通、长沙、武汉、广州、常州、成都等城市也陆续开始以微公交模式来尝试推广新能源车。

康迪电动汽车集团总裁、高级工程师胡晓明认为,杭州“微公交”分时租赁的电动汽车应用模式为什么会推广成功?是因为选择了基于现有的条件技术下,有什么能力做什么事情。

电动汽车电池持续里程短,速度慢是大家在选择购买电动汽车时难以绕过的问题,胡晓明认为,采用分时租赁的方式,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微公交形成网络体系后,持续里程、电池衰减都不是老百姓需要担心的问题,分时租赁的方式让百姓只管使用,无须困扰。”胡晓明说。

扩大规模仍需突破发展瓶颈

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在大型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等领域应用推广较为深入,但大多仍停留在单纯减少尾气排放的层面,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借助分时共享的理念,‘微公交’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大型公共交通覆盖不到的盲区,将会给整个城市的交通格局带来更深远影响。

杭州之所以步伐迈得如此之大,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与政府对新能源车消费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各方面对新能源车的宣传和普及,密切相关。但“微公交”未来扩大规模也遇到发展瓶颈。

杭州“微公交”运营商左中右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看到了眼下“微公交”的困境:租车点不够多,形成不了覆盖面,整体运营服务系统无法建立。

“加大租赁站点网络覆盖是‘微公交’成规模效能的关键,而加快租赁站点建设的关键在用地,‘微公交’租赁站点属公共设施,因此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规划,合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和公共绿色景观用地,进行租赁站点设置和建设。”有业内人士直言,目前“微公交”的站点建设仍是企业行为,如果按照正常的审批程序,涉及到经信委、运管、交警、住建、城管、规划等部门,十分繁琐。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其站点扩张计划将是难以完成的工程。

也有专家建议,对于微公交本身而言,除了通过多设点来加速车辆循环,引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或许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去盘活现有的资源。在未来真正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这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大数据的积累,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原标题:“微公交”成电动汽车新应用范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