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前言
仿真软件是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必要的计算工具,但必须认清它的局限性、准确性、真实性才能有效应用。用仿真根本不能评估电网重大停电,坚持交流特高压的部门为什么以“假仿真”的手段来骗取政府对交流特高压工程的批准?科学论证应以什么为根据?“仿真”可以‘真仿真’也可以‘假防真’不应脱离实际,以直流输电的‘假仿真’来宣传“强交强直”也是不真实的。
来源:由于华鹏创立的“能源与环保”微信 公众号:imyuhuapeng
一.仿真仅仅是根据人为设定的初始条件评估电网安全的一种工具,绝不是保证电网不发生重大停电事故的根本措施
1965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了25次电网重大停电(每次负荷损失≥800万千瓦)。主要问题:一是电网和电源结构不合理;二是继电保护设计应用不当。重大停电一般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庞大、不可控的自由联网结构上一旦单一跳闸,即自然造成负荷转移,使继电保护不断的‘连锁跳闸’,一般‘连锁跳闸’根本不是一两次(一般称N-1, N-2),按世界重大停电实际分析,庞大、不可控的自由联网结构上往往‘连锁跳闸’4至10多次以上,即N-4、N-10以上,使重负荷转移到高阻抗的回路上,就失稳振荡。第二阶段是受振荡影响的线路和发电机也由不合理设计/整定的继电保护造成多次(N-?)‘连锁跳闸’,使系统瓦解为很多缺电弧岛而大停电。
任何计算仿真和控制预想不能改变结构的根本性质,一个自由的交流联网的线路故障跳闸时, 负荷必然不断乱蹿到并联回路上, 造成失稳振荡, 这些问题都是难以为自动稳控装置控制,而主要由电网结构决定。交流同步网愈大, 线路愈长, 愈会出现复杂的技术问题,失稳问题愈严重, 一旦发生将立即波及全网, 有发生整个同步网大停电的高风险, 即使研究任何高深的智能控制方法,它也是不受控制的。
潘家錚院士曾引用卢强院士就“三华”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答记者的一段话:“我们进行了五六百种情况的仿真试验,回答是:这样一个电网的安全稳定性是有保障的。”就算三华联网各级支路元件以500~600計,这仅相当於N-1计算条件,如按N-2条件,就得作25000~36000种情况的仿真试验。
自由联网的失稳振荡都不是N-1就造成的,所以用N-1来评估交流特高压联网是不能保障安全的。如2003年美加大停电经历了N-14, 美1965年纽约大停电经历了N-5, 1996年7、8月美西部两次大停电分別经历了N-11和N-15, 2003年意大利大停电经历N-5,才引起全网失稳振荡。因此,自由联网结构、特别是比超高压更为危险的交流特高压三华联网的失稳是难以分析评估,也是难以预防,难以挽救的。
仅以仿真来说,任何一个连锁性事故的演变都同电网运行初始状态有关,而初始状态的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2n,n为电网元件数),因此,任何一位负责任的学者决不敢轻言通过五、六百种情况的仿真试验就能保证电网安全了。仿真是按预先设定的计算模型、特征参数、边界条件和计算方法进行的。如果研究人员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科学论证,无论系统仿真软件多么先进和多少次计算,都是“假仿真”。对电网设备的模型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仿真结果。对电网设备的模型参数无法考虑负荷动态特性和负荷参数的时变性,大误差问题仍未解决,只能靠提高保守度换取可靠性。
从1965年以来世界重大停电分析,祗有如我国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确立的〈分层〉〈分区〉〈分散外接电源〉的三分结构才能防止重大停电,以交流特高压实行三华联网完全破坏已建成的三分结构,成为比经历重大停电的北美欧电网结构更为危险,违背《稳定导则》,光应用仿真对如此复杂的电网根本不能判别它的安全、可靠性;仅用N-1 仿真判别出来的结论是虚假的。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2006年7月1日华中电网事故,也是一个实例表明经历N-6才造成失稳。《稳定导則》明确规定「分层」,指不同电压线路不能并列运行(电磁环网),但华中电网违反规定,使结构上构成失稳风险。事故起因是500kV双回线进口保护先后误动作,线路的178万千瓦负荷转移到220kV电网的7回线,由于严重过载及对树短路,保护相继跳开其中4回线,最后通过3回220kV线路向南部主网送电,经历N-6才造成全网失稳。
二.为什么以“假仿真”的手段来骗取政府对交流特高压工程的批准?
一位多年支持国网公司的权威人士,在2011年4月22日於电科院会议后,近日提出及早建设跨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报告,“认为各种意见均应以科学计算论证为依据”,实际上却以毫无实践根据的“假仿真”计算为依据。继续采取一贯的学术垄断、违反科学、压制民主手段,还特别对政府提出“今后不再爭议要不要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问题,…可尽快批准实施”。政府的决策应以什么为依据?“7.23”动车事故后政府部门高度重視安全,「交流特高压三华联网」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完全破坏我国历经30多年的电网安全基础。应以世界电网交流特高压的实践经历和世界重大停电事故教訓为依据,特别是为什么中国电网除台湾外从不发生重大停电的实践经验?是继续坚决贯彻保持中国电网30多年来运行安全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还是违反《稳定导则》重走俄、日、美、欧经历的交流特高压失败道路?千万不能按这位权威人士要“尽快批准实施”,迫使中国将来步入重大停电又难已挽救的困境?
三. 科学论证应以什么为根据?
权威人士报告称“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认为各种意见均应以科学“计算”论证为依据”。“仿真计算”祗是一种计算方法,关键在计算的边界条件是否正确?包括计算2020年是什么样的电网结构?总之计算的边界条件可真可假、未经实践验证为正确的仿真边界条件,怎能作为决策依据?当前应将近半个世纪的世界电网实践经验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
一是中国直流互联的六大区域超高压电网结构经30多年来实践证明最为安全。
二是从半个世纪实践证明俄、日、北美、欧建设和研究交流特高压是不可行、是失败的。如俄罗斯的一回交流1200kV线事故频繁,祗能送160万千瓦,和国网示范工程送200万千瓦相当,皆低於两回500kV线输送能力;根本上远低於国网公司宣传的500万千瓦输送能力。
三是2005年联合国经济社会部在纽约发表的报告指出:“交流1200kV曾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长线路使用,无论如何,超出1000kV时,能承受如此高电压的实际难度、设备和绝缘的代价,都过高而难以采用。” 联合国文件所指包括两个风险:一个是技术难度风险,另一个是经济代价风险,这是世界上从技术经济上判别交流特高压失败的结论。此外,联合国文件还从电网结构上指出:“长距离输电应用直流,和交流比较,超出600公里都是直流输电的经济距离,而且直流输电比较安全、可靠,有优良的特点。”联合国文件还指出不同交流电网通过直流联网,可以避免同步网本身运行出现的很多技术问题。又引证损失7000万千瓦的2003年美加大停电事故,任何一处故障都影响整个同步网,同步网愈大、线路愈长、电压崩溃和稳定问题愈严重,更会连锁反应导至全网大停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淮河能源从单一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4月21日,淮河能源(600575.SH)正式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以116.94亿元对价收购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电力集团89.3%股权。这一交易不仅是安徽省属能源企业深化国企改革的标志性动作,更折射出传统能源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转型路径。(来
4月23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3月底,浙江省内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达到5071.25万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加1474.29万千瓦,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比近三分之一。随着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光伏出力能力也显著提升。数据显示,4月15日,浙江光伏最大出力达到3436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近日,重庆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800千伏渝北换流站55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交流耐压、局部放电及全站老炼试验,为该站低端投运打下基础。渝北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渝的重要落点,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向重庆送电超360亿千瓦时。1月20日,渝北换流站550千伏GIS特
记者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4月21日,内蒙古通过“五交三直”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累计外送电量突破7000亿千瓦时,达到7006.86亿千瓦时,相当于2.7亿户家庭1年用电量,就地转化超2.3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6.9亿吨,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多年来,国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1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新型储能提振行动,其中完善储能市场交易机制方面,适当放开现货市场限价,拉大充放电价差。支持储能自主参与实时电能量市场和调频、爬坡、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建立“一体多用、分时复用”交易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研讨班精神,扎实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以强有力举措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国网华东分部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全力备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4月13日,±400千伏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7台换流变压器、2组换流阀、5台平波电抗器等核心主设备安装完成,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位于拉萨市林周县,在原址新增220千伏线路2回,安装换流变压器7台、换流阀2组,更换220千伏断路器2台,在直流场新增改造断路器4台,将直流输送功率由60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近日,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30kW组串式储能变流器成功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构网型“护卫者”产品认证,成为目前业内获得认证的最大功率构网型组串式变流器。该产品在惯量特性、黑启动、过载能力等30项严苛测试中展现卓越性能,100%的测试通过率标志着思源清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关键
“西电东送”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关键布局,旨在将西部清洁能源输送至东部高负荷需求地区,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国家电网作为中国的电力脊梁,始终不懈探索铸造“大国重器”。中国电力超级工程——向家坝—上海±8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作为国家重点示范项目,以1891.6公里的输电距离、640万千瓦的年
3月28日,±500千伏德阳—宝鸡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累计交换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通过跨区电力交换,累计替代发电用煤65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9亿吨。德宝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支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内第一个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直流输电自主设计、制造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3月24日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经过18个月的艰苦奋战,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顺利贯通。据悉,该工程全线投产后,年送电量预计达400亿千瓦时。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简称“宁电入湘”工程,全长1634千米,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18日,长缆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207.13万元,同比上升1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68.20万元,同比上升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918.24万元,同比上升3.86%。实现每股收益0.41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5688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7日,中国能建发布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提到公司正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整合能源和算力全产业链,积极参与建设智慧高效运行的“国家算力网”和绿色低碳运行的“绿色电力网”,推动两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能建充分发挥在绿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在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电网能发挥哪些作用?电网企业与各方如何加强合作,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洁。记者:今年政府工作
2月27日,2025年闽粤直流技术交流活动在厦门举行。活动由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广东电网公司联合主办,以“深化闽粤电力交流推动直流技术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直流技术领域的知名专家、闽粤两省资深直流技术团队和国内主要设备厂商围绕柔性直流输电新技术、高压直流系统调试测量、大规模新能源柔
4月17日,集团公司重点区域设备治理攻坚会在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本部组织召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苟伟出席会议并讲话。苟伟指出,各区域公司要统一思想,坚定能源央企的政治责任与保供使命,深入开展以设备治理为重点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攻坚,强化生产费用精准投入和必要投入,以安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22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公司在电网建设领域首次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基建施工作业中,这是国内首次将人形机器人用于电网建设。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红河电厂扩建项目接入配套电网工程220千伏吉安变电站工作现场,一个人形机器人背着双肩包缓步走向导线展放施工现场
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年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正式召开。会上,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商业用户侧储能江苏区域总经理马良军就工商业储能投资盈利模式、行业发展挑战及长期价值创造进行了深入剖析。马良军指出,目前工商业储能的盈利点已经比较
上文中我们对于微电网的终端设备所需要具备的“四遥”和“四可”等概念进行了分析。而这些终端设备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构成微电网的,就涉及到相应的组网方式了。一次电气设备的组网在前,二次通信设备的组网在后。这些都是微电网或者虚拟电厂相关从业者需要了解的,今天我们先谈谈有关电气组网方面的事
在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调度策略和用电设备控制,显著减少了能源浪费和损耗,提高了整个能源链路的效率。在发电侧,人工智能可以优化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提高发电效率;在电网侧,可以优化电力调度,减少线路损耗;在用户侧,则可以通
4月22日,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发布深能尉犁县45万千瓦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公开招标采购公告,项目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本次招标储能设备总容量为67.5MW/135MWh,采用直流1500V组串式PCS储能系统设计方案,并网电压等级为36.5kV,满足调度直调及联合光伏调度
近日,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西门子Xcelerator正式达成合作。此次双方携手将通过技术协同与生态资源共享,加强在智慧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推动工业软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Xcelerator是西门子推出的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由业务组合、生态系统和在线商城三大要素构成。该平台致力于通过技术赋能
4月2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星辰新能绍兴总部基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这一总投资超1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9万平方米的产业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绍兴总部建成后将形成集智造中心、创值中心、研发中心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平台,推动区域产业向绿色智能转型升级,助力长三角打造新能源产业新
近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ChinaElectrotechnicalSociety)根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经学会会士评选委员会评议,公布了2025年度授予会士人选,雷清泉、董新洲、别朝红、何金良、刘东升、刘国友、李岩、李亮、李斌、李立毅、李相俊、沈建新、张文兵、谭国俊等14人当选中国电
陕煤集团近日发布陕西西乡旱船漕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第1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59699800.00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83160300.00元中标候选人第3名:中国电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化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132项,总规模4934MW/10956MWh,技术路线涵盖电化学、飞轮、熔盐储热及复合储能,积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据了解,132项在运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占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