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制约电动汽车发展一大瓶颈:新能源充电桩问题难厘清

2015-07-11 08:57来源:华夏时报关键词:充电桩电动汽车北京市发改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燃油车占位导致纯电动车充电位紧张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可见,一个充电桩能顺利使用需要满足诸多条件。而一家充电站能顺利启用,则更不简单。

政策生变

现有充电桩的问题尚未全部厘清,正在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北京市却已开始酝酿充电桩建设政府退出机制。

“从2015年开始,政府会完全退出,不再投入建设充电桩。”今年5月,北京市科委双新处处长许心超表示:“当充电桩达到一定数量,政府推出市场推广机制,并通过社会力量进行合作,实现充电桩运营自我循环的目标。”

这意味着,正在艰难推进的充电桩建设将由政府牵头转为汽车企业主导。

政策发出转变信号后,汽车企业迅速做出了反应。5月16日,北汽新能源首批由车企主导建设的公共充电桩正式投入运营。北汽新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自建公共充电站包括集美家居大红门店、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等8处充电站,共61个公共充电桩。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对商城、居民小区、科技园区、宾馆酒店等不同类型物业的覆盖,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一条通过众筹建桩方式实现多方共赢的完整生态链,达成全新模式。”

不仅如此,政策开闸之后,民营资本也开始涌入充电桩建设大潮中。进入今年以来,包括特锐德、富电科技在内的一批与电力能源和充电技术设备相关的企业开始迅速筹划布局充电桩市场。7月8日,特锐德企宣部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透露,特锐德旗下青岛特来电新能源公司已在北京建立充电桩终端200个,在建终端1000个。而在此前,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亦坦言,“2015年特锐德在全国充电桩上的投资将不少于10个亿,且已经做好了先亏三年的准备。”

令汽车企业和民营资本争相进入的原因,除政府退居幕后外,对充电桩运营实现盈利的希冀和信心更是一大驱动因素。今年1月,北京发改委公开透露,将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对外开放的公共充电站建设,给予建设投资30%的资金补助;今年6月,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启动也合法化和标准化,按每千瓦时收费上限标准为当天北京92号汽油每升最高零售价15%的规则核算,每辆纯电动车的使用成本中,服务费将占据半成以上。

“我们还是8毛多(0.8745元/千瓦时,国家电网收费标准),但有的充电站已经涨价了。”负责运营清华科技园充电站的北京易卡汽车租赁公司的工作人员称,涨价既有收取服务费的原因,也有自主调价的因素。

显然,政策红利将为车企和民营资本投资充电桩的未来前景孕育更大的利润空间。但与此同时,更多汽车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后,如何合理规划、统一管理,以真正提高公用充电桩的使用效率,仍有太多问题值得谋划。

“你看,又来了一辆(充电的)。”易卡工作人员用遥控器打开了充电站入口的横杆。只是不知道,开启准入门槛的充电市场,能否不再成为电动车发展的瓶颈。

原标题:新能源充电桩热象背后遇冷 问题难厘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北京市发改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