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中国制造2025》比德国工业4.0任务更复杂

2015-07-15 09:06来源:赛迪网作者:宋清辉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智能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将推进制造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这正是工业4.0的要求之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已经给全球制造业的业态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

目前,信息类电子产品制造、信息网络、信息服务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也正在围绕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提升自身水平,而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后,必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性,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支撑。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推动制造企业围绕对用户需求的更透彻感应和更深入洞察来做转型与创新,将使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联系更加紧密,工业4.0下互联互通智慧型的制造业企业也将应运而生。

除了主线还有主攻方向,这个方向由智能制造来引导。智能制造当中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以智能制造为导向,才能将当前传统的制造业实现智能化,智能化系统将通过信息化实现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进一步辅助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通过分工延伸区域的优势产业链以加快产业的集聚与联合,省去冗长的中间环节并加快工业发展进程,实现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

也就是说,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实现供应、制造、销售等供应链环节,实现工业4.0。

基础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家应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基础能力。

工业革命在继续推进,工业基础也需要强化以支撑起这座摩天大楼。根据《中国制造2025》和工信部目前推进的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工作,工业基础能力是指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为四基工程。整体而言,我国工业基础能力经过数年的发展依然薄弱,难以支撑整个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创新能力不足、工业产品质量低劣、竞争力发展进入瓶颈、工业转型升级陷入僵局,会将长期支撑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这也意味着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工业基础的关键产品和技术需求小、品种多,企业自主生产和研发的意愿不强,但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国防和经济安全,因此国家更应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基础能力而不宜过分救助“2015股市”。

此外,工业4.0时代将创建新的体系,信息化将成为辅佐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政府应在科研和生产环节进行创新的探索。与此同时,相应环境下人才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国家需要加强工业4.0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培育一批专业型、实用型、研究性、开创型的工业强基专业人才。第三,政府需要积极对工业基础能力较强的经济体进行研究分析,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强化方式。

综合集成应用可以说是工业基础的基础,综合集成并非简单的一个点,而是业务之间的集成应用,包括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与生产控制之间的集成应用。在工业4.0的背景下,综合集成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整体中。综合集成水平的提升,不仅意味着当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提高,而且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进行优化。

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进入信息化的起步阶段,正处于向综合集成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涉及跨部门整合和运用,这也成为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面临的问题。在企业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流程,为综合集成应用打好基础;在政策方面,把推进信息化从单项业务运用向综合集成,从单一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的跨越发展,打下更为牢固的基础。

原标题:《中国制造2025》比德国工业4.0任务更复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工业4.0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