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一带一路”实施百日:带给中国经济哪些变化?

2015-07-15 09:43来源:新华网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项目电力央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等候上门到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倒逼政府转型

“一带一路”为中国内陆开阔了联通世界的大门。在新一轮中国企业“出海潮”中,政府如何为企业铺好路、搭好台,备受关注。

“不抓住全球化机遇,是生死问题。”这是贵州盘江投资集团这个昔日“躺在煤炭上”的资源型企业,面对“一带一路”机遇发出的转型心声。

然而转型并非易事。

盘江集团贸易公司董事长简永红说,公司提出打造为国内制造企业出口一站式服务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可这种在深圳前海等开放前沿已非常成熟的一体化外贸服务模式,在贵州却是新鲜事。到部门办手续,一开始很多环节因为“没见过”“不了解”而迟迟办不下来。

不过,令简永红欣喜的是,这一新模式很快引起贵州省商务厅的注意,并在今年派专人与企业对接。在政府必要的政策支持下,公司发展走上快车道,从去年四季度成立后只有5名员工完成700万美元贸易额,到今年6月底,16名员工已完成1亿美元的贸易额。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对青海、贵州等西部地区而言,“一带一路”带来的不单单是新的基建和产业项目,更重要的是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科学发展理念。这一理念也正在倒逼地方加快改革,并推动更多中国产品走出西部,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被湖北列入“十大跨国企业”行动计划的华新水泥公司今年初在塔吉克斯坦的子公司申请税收优惠遇阻,如果处理不善,企业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湖北省国税局获悉后,依据我方与塔方达成的相关免税规定,通过国家税务总局致函塔吉克斯坦税务局反复协商,最终为企业挽回500多万元的税收损失。

泉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克思对泉州市政府角色的转变颇有感触。“以前实行审批制,很多企业绕开政府找海外公司投资,如今改成备案制,政府部门从过去等企业来报批,变成主动为企业‘抱团出海’提供各种服务,避免企业‘碎片化’走出去遭遇风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能源项目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