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一带一路”实施百日:带给中国经济哪些变化?

2015-07-15 09:43来源:新华网关键词:一带一路能源项目电力央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被视为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自今年3月28日公布,实施至今已逾百日。

一带一路”不仅将亚欧非大陆联通起来,更将中国广阔的内陆腹地推向开放的新前沿。新华社记者日前深入泉州、重庆、武汉、西宁、贵阳等多城市调研,探寻“一带一路”带给中国经济的新变化。

从“末梢”走向前沿:“一带一路”牵动“西部快车”

口味浓郁的奶酪、纯天然的橄榄油、芳香四溢的香料、异域服装和金饰银具……今年底,中国西部首座大型土耳其商城有望在青海西宁市开门迎客,届时国内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近距离感受土耳其文化。

在西宁的土耳其商人哈桑说,由于独特的文化宗教习惯,东南沿海大城市并不是土耳其商品理想的首选市场,相反青海因文化宗教习惯接近,成为土耳其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门户。

这座面积近3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000万美元的商城位于西宁市城东区的穆斯林聚集区。“我们已申请在这里建综合保税点,并打造青海与土耳其的产品交流基地。”负责商城承建和经营的青海新千集团总裁王国生说。

过去,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一直处于“末梢”,扮演“追随者”角色;“一带一路”战略使得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航运、跨洲铁路的延伸,将中西部内陆变为对外开放的新前沿。

对西部枢纽重庆市而言,“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带来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也带来更大的西部腹地大市场。渝新欧班列的运行和长江“黄金水道”的激活,令重庆更好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作用。一季度GDP增长10.7%居全国之首、前五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重庆亮丽成绩单的背后,“一带一路”的支持作用日益加大。

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正为中国西部腹地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均GDP较低的贵州省,尽管没出现在“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名单中,但融入“一带一路”的脚步丝毫没放慢。正在征求意见的近百个贵州“一带一路”项目中,一半是旨在破解“黔道难”的交通运输一体化项目。

经济新常态下,东中西部地区的梯次发展孕育着新的机遇。“一带一路”给中西部插上腾飞的羽翼,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从拼人工到拼智慧:“一带一路”聚合经济新动能

在有“中国鞋都”之称的泉州晋江,“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推出的一款专用于鞋底加工环节的“打磨机器人”吸引记者驻足。传统工人打磨一个鞋底至少要五分钟,而机械手通过三维扫描鞋底后,只需几秒钟就能完成鞋底的修边打磨,机械手上还能加装多个钻头,实现10个以上鞋底同步作业。

“泉州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样板城市,拼人工、拼成本、拼规模的老路肯定不能再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拼装备、拼数控、拼效率。”晋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李建华说,目前该中心已为纺织、服装、制鞋、陶瓷、印刷、纸制品、食品、雨伞等多个行业提供智能生产线技术支持。

昔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因为汇聚了安踏、特步、361度等众多知名品牌成为如今的鞋业制造基地。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压力进一步加大。

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发布不到两个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规划。两大战略的对接,企业从中得到了创新驱动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启示。

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产业发展趋势。重庆市经信委主任郭坚介绍,在创新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同时,重庆市正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目前,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分之一重庆造,投资328亿元的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项目也已投产,多元化终端产品体系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向世界出口服装、玩具等低劳动成本、低技术含量商品,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新布局的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一带一路’将推动中国从低端商品输出转化为高端商品输出、资本和技术输出等,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化。”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李彤说。

经济学家林毅夫说,对地方而言,“一带一路”战略既是一个全方位的对开外放战略,同时又要求地方把最终落脚点放在产业的不断升级、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上,相关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将为地方经济腾飞聚合新动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带一路查看更多>能源项目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