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深度】风电走向深海 中国企业拿什么跟西门子竞争?

2015-07-22 08:22来源:能源杂志作者:康逸梅 范珊珊关键词:风电机组海上风电场西门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西门子海上风电事业部主任迈克尔˙汉尼拔(Michael Hannibal)在去年公开表示,西门子曾经希望为中国海上风电建设贡献力量,但现实远没有市场专家想象的那样乐观。

在西门子集团公布的2014财年(截至2014年9月)年报中,坦言在亚洲和澳洲的风电市场拓展遭遇到了激烈的当地竞争,尤其在中国。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风电市场,但对于外国公司而言,市场准入仍然非常难,机会也极为有限。”年报中称。

不仅如此,有接近上海电气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西门子跟上海电气的合作也不甚愉快。“西门子在中国依靠上海电气打市场,但是上海电气在投标项目时往往把产品价格压得偏低,这就让西门子不太满意。”这名业内人士说。

“如果西门子对产品的赢利性产生了怀疑,必定会影响到后续技术的引入。”他同时表示。

另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整机商企业人士称,西门子目前在全球有两套风机产品设计平台——G2/G4(基于双馈技术的平台),D3/D6/D7(基于直驱永磁技术的平台)西门子引入中国的是G4平台的产品,并不是其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显示其对中国市场的信心缺乏。

今年5月,西门子宣布其利用其全新D7产品平台研发的海上风电机组旗舰产品SWT-7.0-154样机在丹麦成功安装,这一机组与此前SWT-6.0-154同样采用直驱技术,风轮直径长达154米。而在相同的环境下,SWT-7.0-154机组发电量比其前代产品SWT-6.0-154提高了10%。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此不以为然。“技术路线上来看,双馈还是直驱,行或者不行要看市场的选择,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目前的技术都可以一试,主要问题不是机型的问题,还是机组细节的问题。”杨校生说。

不可否认的是,凭借SWT-4.0MW机组,西门子正一改以往在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停滞态势,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同时,品牌热度也不断升高。但其未来在中国仍然面临来自竞争者和市场环境的重重挑战。

国产机组:市场两重天

中国市场上,SWT-4.0 MW机组并不是没有对手。

早在2007年,国内风电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在辽宁渤海湾成功安装了国内第一台在海洋环境下运行的风电机组。在江苏如东建成的目前国内最大的海上整装风场中,共安装了国内外10个风机厂家的15种机型141台风机,最大容量6MW。龙源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这批试验风机中,发电小时最高的是金风2.5MW风机,发电小时数为2867小时。

近些年来,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的趋势明显,国内多家开发商的3MW机组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营,5MW和6MW的风电机组已经完成了样机的安装试运行。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湘电风能、联合动力、东 方 电 气、华锐风电、明阳风电等国内整机厂商都具备了4.0MW及以上的研发制造能力。其中,单机容量最大的是明阳风电研发的6.5MW机组,目前已经下线。

原标题:【深度】风电走向深海,中国企业拿什么跟西门子竞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机组查看更多>海上风电场查看更多>西门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