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模式之惑:民资进军充电站一年间

2015-07-27 11:47来源:瞭望东方周刊作者:徐颖关键词:充电站充电桩民营资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重建设、轻运营?

在没有成功商业模式的情况下,如何协调捆绑各方利益、选择场地与物业合作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挑战。

2014年下半年,江苏南京、河北、上海、广东佛山、江西等地均公布了充电服务费收取标准。目前不少地区规定的充电服务费标准均在每度0.8元之上,合肥、河北、佛山分别为1.7元、1.6元、1.2元。

在北京,上限标准为当日92号汽油每升最高零售价的15%,“核算下来北京充电服务费应该在每度0.96元,从2015年3月中旬到现在华贸商圈的充电站已经为用户充了10万度电。如果按照一辆车平均充10~12度电,至少充了8000~1万辆车。这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家盈利的充电站。”他说。

富电科技充电站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基础电价和充电服务费。基础电价是大工业电价每度0.57元,充电服务费第一年按照每度电0.97元收取,所以总的充电收费标准是每度电1.54元。

按照庞雷提供的数据,目前一个充电桩一个半月可充10万度,按此估算一年收费在120万元左右。要收回1300万元的投资,需要大约11年。而且目前为了吸引用户,他们仍按过去每度电0.8元收费。

据他介绍,20个快充充电桩每个成本约16万元,80个慢充充电桩每个约6000元到1万元,充电桩成本约占建设成本的40%,其他还包括安装成本、布线成本、导视系统,但运营成本并不在其中。

他希望政府未来能对充电桩的运营予以补贴,“现在预估华贸商圈充电站每年的运营成本在60万元左右。”

但庞雷对于充电站的盈利十分自信。他预测华贸中心充电站7年可以收回成本,甚至更早,而且两年内可以实现运营层面的盈利。

盈利模式要创新

富电科技正在与比利时的薯条公司商讨合作,在充电站旁边建设薯条站。

两个月后,充电站旁的健身房也将营业。庞雷认为,希望接触新能源车主的商家是带来利润的重要角色,而充电站或许也会出现传统展位展示商品,让利于消费者,“很有可能5年后我们就都免费充电了”。

陈建国说:“目前追日电气也在搭建充电桩互联网平台,尝试把充电桩的屏幕开发成广告平台。寻找充电桩的手机APP,也算是终端媒体。我们的上海研发中心就在尝试研发此类APP,充电桩数量越多,最终上传云端的信息量也越大。”

这个数据平台可以提供各个品牌的电动汽车信息,如电池、车辆运行里程等,“这些都有创新商业模式空间。因为有了互联网,所以有很多机会出来。”他总结。

“很多方都盯着我们,想知道建充电站的商业模式是否可盈利、可持续。我们背后跟着可能有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资本。现在就希望把华贸做成中国第一个盈利的运营充电站,并开始在西红门、西客站等地复制这种模式。”庞雷说。

此前,万帮金之星车业集团也曾在常州市开展“众筹建桩”。该项目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1180个充电桩的建设。符合条件的合伙人只需提供场地,经过评估筛选后建设充电桩,共享服务费收益。

原标题:模式之惑:民资进军充电站一年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站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民营资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