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力急先锋:智能电网大力发展 利好售电前景可期

2015-07-30 08:39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体制改革电力急先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智能化趋势不可改变

能效的合理控制和利用将是未来电网的最基本特征所在,而在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之下,“互联网+能源”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指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将进入新的加速期。2020年之前,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气化水平逐步提升,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在2010~2020年阶段,电力需求平均增长2.8%,电力消费弹性系数0.9,到2020年之后,终端各领域电能对传统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的替代进程将明显加快,风电、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不断攀升,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将逐渐加速,2020~2030年、 2030~2040年电力需求增长率会达到3.3%和3.8%。

展望未来我国清洁能源规模,2020年水电将达3.5亿千瓦,风电2亿千瓦,太阳能1亿千瓦,生物质能3000万千瓦,核电5800万千瓦,加起来7.3亿千瓦左右,再往后到2050年清洁能源可能达到30亿~60亿千瓦的开发规模,这将对未来电力系统的构建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能源网络的互联信息化已经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根据《指导意见》,未来我国的智能电网需具备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

据智能电网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计,通过智能电网,我国将逐步建立并推广供需互动用电系统,实施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能源消费新观念,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打造一个从“实现清洁能源的充分消纳”到“提升输配电网络的柔性控制能力”,再到“满足并引导用户多元化负荷需求”的互动用电服务平台。

记者了解到,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国内企业早已发力。国网公司计划年内将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组织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安装智能电能表6060万只,建成投运“三线一环”高速公路城际互联快充网络。同时还将组织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包括新能源开发工程、支撑分布式电源应用工程、促进便捷用电工程、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工程、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和提升电网智能化工程等。

2015年,国家电网基础投资将达到4202亿元,同比增幅达24%,投资金额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智能电网研究报告,预计到2015年,全球针对智能电网硬件、软件和服务的投资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17.4%,达到464亿美元。一个逐步壮大的智能电网市场正在形成。

【2015年我国智能电网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互联网+”这个行业词汇,首次出现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各个行业积极进行“互联网+”创新的今天,智能微电网结合能源互联网也会有突破式发展和巨量创新,在经济大省山东,打造智能微电网“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竞争高地”的竞争已经拉开帷幕。

“标准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依据,是加快实现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山东标准 ’ 转变的重要举措。”在13日于济南高新区召开的智能微电网产业标准联盟成立暨标准体系研讨大会上,来自智能微电网和标准化行业以及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和联盟企业的代表们共议电网产业发展前景。

会议主持人、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荆书典认为,成立联盟旨在加强行业交流,整合优势资源,用高新技术引领和推进微电网事业的发展,通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015年1月获得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智能微电网产业标准联盟,由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积成电子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共同致力于智能微电网的“微”网建设,重点是“微”网中的感知、控制、用电智能终端的标准研制、技术交流、产品创新等。

智能电网十三五规划报告显示,智能微电网产业标准联盟的成立,是智能输配电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关于加快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山东标准”建设的意见》的措施之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急先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