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如何布局?国企、民企“联姻”?

2015-07-31 08:38来源:国资小新关键词:国企改革电力央企能源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下篇:平衡与重构

上篇中,本文主要将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背景下的产业布局情况以及结构失衡的原因作以梳理和归纳。当前,根据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特性与技术状况,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如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第二类,是以大飞机、高铁、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工业制造业;第三类,则是以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代表的市场竞争性产业。

未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还需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具体运作。

新能源产业

走出低端“内耗”

2015年4月21日,媒体报道称,在原本天威集团为“11天威MTN2”支付利息的当天,债权人收到的却是未按期付息的公告”,其控股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下称兵装集团)是否出手相救,成为外界争论的焦点。

事实上,主要从事硅片、电池、组件生产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天威集团,从2011年起,净利润开始亏损,且亏损金额不断扩大,直至2014年亏损额达到101亿元。

在分析成因时,有媒体抛出观点认为:“仅光伏一个行业,就有近百家央企在恶性竞争,且绝大多数都是低起点的拼资金、拼投入、拼政府补贴、拼圈地、拼优惠政策,导致光伏行业陷入困境,也使得光伏行业被欧美发达国家卡住了咽喉。”

与光伏产业情况相似,风电产业由于“弃风限电”带来的消纳问题,始终是制约产业规模的首要阻碍。风电装机量全球第一,盈利能力却相对脆弱。五大发电集团都已不同程度上涉入清洁能源产业,某种程度上也被认为是推高本轮产能过剩的资本之手。如今,面对市场需求低迷的客观形势,“产能过剩”已然成为外界对于新能源产业的一贯认知。

求诊:对于新能源产业的结构性过剩,是否为央企盲目投资所致?对此,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所谓盲目不盲目,发展的快与慢,需要辩证看待。目前,社会普遍认为风电产业发展过快,出现产能过剩问题,这是因为电网体质改革的慢。”

正如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为吴金希所言:“过去几年,我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呈现出投入大,上马猛等特点,地方政府积极性大,产值上得快,遍地开花。但也带来了过剩、技术含量不足、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一分为二看,不能全盘否定,也要有清醒心态。”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来看,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属于上述迫于国际新能源趋势压力所培育和发展的产业类型。当前产业发展所呈现出的矛盾和冲突,既有来自于企业在技术革新层面的滞后与延误,同样存在着中国能源机构体制、机制的客观现实。从两方面着手,央企的生态重构将更加有的放矢。

国内光伏市场需求虽快速增长,但技术、市场“两头在外”的现实困境,使得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

原标题:国资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央企如何布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能源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