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如何布局?国企、民企“联姻”?

2015-07-31 08:38来源:国资小新关键词:国企改革电力央企能源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事实上,新兴产业的新生性和初期阶段性,使得投资模式受到既有观念、认知力、流程、组织结构性的惯性影响。在总结上一轮央企在新能源产业投资、布局特点时,有专家就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投资“重增量、轻存量”的突出问题。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有资本往往形成路径依赖,着重于发展新兴产业新项目。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利用手中充沛的资本以及政府资源优势,在各地投资新兴产业项目或兴建产业基地等,追求做大企业规模,正所谓乐于在“增量”上做文章。相反,在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升级方面明显滞后。

方向:无论是光伏或是风电,我们所看到的产业大国现象,只不过是“生产装配大国”。以高成本、高耗能、低技术为主打开拓国际市场,在产业链下游的低端徘徊将不可避免的带领中国企业走上“政策扶持—快速发展—产能过剩—综合治理”的老路。在产业链中低端竞争,对央企而言,无异于资源内耗。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应更加注重技术革新,寻求技术创新,根本上去消除潜在产能过剩的隐忧,这将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持久动力。

纵观产业的外部市场因素,新能源产业就集中体现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潜在需求疲乏问题。由于上网电价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以及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建设的相对滞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必然伴随着对现有技术产业格局和利益的冲击,使得体制环境与产业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在此方面往往陷入“盲巨人”困境。就多种层面而言,未来更需要政府发挥这只有形之手在激活市场、培育市场。

盲巨人在产业发展早期,政府是一个“巨人”,其行动也可以对未来的竞争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然而,在这个时期它往往也是“盲的”,会由于无法预知自己的行动引发怎样的后果而手足无措。同时随着迷茫期的结束,公共机构也已经不再是一个巨人了,其行动只能对结果产生微乎其微的影响。

曾参与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对本刊记者表示:“纵观西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多个难点,其中之一就是市场培育问题,包括欧盟一些国家,不断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来拉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如光伏,主要靠欧美政府采购拉动起来。这也将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

原标题:国资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央企如何布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能源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