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浴火重生 经济放缓视角下的东北能源结构调整

2015-08-03 09:25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用电量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发展困境,总体经济不佳,受到中央的高度关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东北能源结构如何调整?遇到哪些问题以及怎样破解?本报记者采访了东北能源监管局、吉林大学等单位相关人士,力图寻找答案。

7月的酷暑,难抵东北经济下行的冷意:上半年,辽宁GDP同比增长2.6%,吉林是6.1%,黑龙江的数据迟迟未公布,但第一季度4.8%的增速可供参考。

放缓、下滑,渐成东北经济新标签。

经济遇冷,对于助力发展的能源工业而言,犹如冰封之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倒逼东北能源工业创新转型、深化改革。而受外部环境、产能过剩、体制机制束缚等因素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能源转型,必将经历重压之下,浴火而生的过程。

能源生产与需求脱轨

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东北地区GDP增速一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即便是增速最慢的黑龙江,也要比全国快出0.3个百分点。

曾经火热的煤炭和石油资源开发,促成了东北经济飞跃。大庆油田、辽河油田、阜新煤田、鸡西煤田……一个个能源宝库,耀眼一时,也功不可没。

然而,传统化石能源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迎来转折。最近两三年里,国际国内石油、煤炭价格一路下行,再加上可采资源的日渐枯竭,为东北经济从领跑全国到垫底埋下伏笔。

2014年,东北三省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GDP增幅“不约而同”地降至全国倒数区间(见下图)。

“东北地区能源生产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太大。”7月28日,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生产的萎缩,拖累了区域经济。”这种现象,在黑龙江体现得非常明显,其能源工业增加值约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记者从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获得的数据显示,从今年开始,大庆油田连续 每年调减产量150万吨。其直接影响之一是,大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GDP增长目标,由去年的9%骤降至今年的1.5%。

煤市的惨淡,也令煤矿遍地的东北三省叫苦不迭。黑龙江最大煤企龙煤集团连年巨亏,省政府被迫多次出手营救。这类职工众多、经营困难的煤企,不再是GDP的引擎,而是沉重的包袱。

事物总具有两面性。经济的下滑,亦会造成能源需求萎缩,从而影响能源发展。

原标题:浴火而生 经济放缓视角下的东北能源结构调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用电量查看更多>能源结构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