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技术正文

【技术】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15-08-13 10:57来源:中国新能源网关键词: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2热水供应

7.2.1热水用水定额和卫生器具的一次用水量、小时用水量、水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确定。

7.2.2采用集中供热水系统时,换热站宜根据小区的规模、建筑物布置和热源等情况集中或相对集中设置,并宜靠近热水用水负荷大的建筑,距离远的小供热点宜选用局部加热装置。

7.2.3在能源选择时应优先采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有条件时可利用空调系统余热,同时可以考虑多种能源互补,以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注: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执行安徽省地方标准《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DB34854。

7.2.4热水供应系统的设备和管道应作保温,保温层的厚度应计算确定。下列设备和管道必须加以保温:

1水加热设备、贮水器、分(集)水器等;

2热水循环系统的供水管、回水管和阀门;

3从热源或热水炉来的热媒管道。

7.2.5热水供应系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要求设计。

7.2.6加热设备应选用阻力小、热效率高、燃料燃烧充分的设备,并应配置自动温控装置。

7.2.7热水供应系统应满足以下自控要求:

1贮水温度应控制在55~60℃。当采用热泵热水系统时,贮水温度可适当降低至50℃;

2采用循环热水供应系统时,循环水泵应采用定时或定温循环开关;

3设有内循环的储水罐,应具有时间程序控制,加热结束后5分钟内自动关闭循环泵。

7.2.8对热水系统运行管理提出设计要求,做好下列日常记录,为系统合理运行提供依据:

1水加热设备的热媒进出口、被加热水进出口的温度、压力;

2热水循环泵启、停时间和温度;

3热水逐时用水量;

4热媒逐时用量等。

8电气节能设计

8.0.1居住建筑每户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宜大于表8.0.1的规定。当房间或场所的照度值高于或低于本表规定的对应照度值时,其照明功率密度值应比例提高或折减。

8.0.2居住建筑内公共部位的照明应采用LED等高效光源。

8.0.3居住建筑公共部位的照明,除高层住宅的电梯厅和应急照明外,均应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当应急照明在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必须采取应急时自动点亮的措施。

8.0.4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不宜太多。每个房间灯的开关数不宜少于2个(只设置1只光源的除外)。

8.0.5高级公寓、别墅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原标题: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节能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