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访谈正文

“一带一路”助推电力企业“走出去”

2015-08-19 08:00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帅泉关键词:电力企业一带一路中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能源报:具体是哪三步?怎么走?

吴春利:重点开发工程总承包,大力开发国际业务以及有序推进投资业务。这三方面不是分割开来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总承包方面,每年合同额占当年合同额的比例由2003、2004年前后的20%,增加到去年超过80%,今年上半年甚至达到90%,这种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国际业务方面,国内电力市场逐渐达到饱和。事实上,我们前两年已经预估到这种趋势,基建、设计等工程队伍供大于求,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我们由以前借助窗口单位开展分包,转为近两年“自主面向国际市场”的策略,国外设30多个办理处、分公司,加大独立总包力度,实现由“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转变。

投资兴企方面,公司从去年开始逐步调整战略,将所属科技开发公司更名为投资公司,成为投融资的重要平台;成功运作浙江海盐、湖南汝城白云仙和陕西延安黄龙界头庙等风电场项目,其中海盐项目运营半年来,效果大大超出预期。这次越南海阳项目,10月份投融资关闭,融资金额80亿元人民币,预计明年初项目正式启动。

海外投融资

需慎重

中国能源报:在您看来,电力工程企业在海外开展投融资项目,应具备哪些条件?

吴春利:海外投融资要非常慎重。企业只有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才好开展。一是资金,这是前提;二是强大的融资能力;三是懂得规避风险(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风险);四是拥有一支高素质国际运营队伍。

所以我认为,即便现在处于一个相对好的时机,企业的境外投资也不能盲目跟风,应专业且系统地评估自身实力和项目可行性。

中国能源报:风险该如何规避?

吴春利:政治风险方面,企业可以从满足中国政府的投融资规定以及规避企业自身投资风险的双重角度出发,统筹安排中信保的海外投资险。

中国企业将在国外面对使用不同信用和支付方式的客户,因此增加了交易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评估并购买针对交易方违约风险的保险加以防范。

各国法律法规关于保险和税收的相关规定不尽相同,不合规的操作往往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企业需要考虑到风险敞口程度、保险范围、资金和税收、索赔和保险凭证需求等问题,通过全球统筹保险方案等不同方式应对风险。

原标题:“一带一路”助推电力企业“走出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企业查看更多>一带一路查看更多>中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