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评论正文

北京电网:首次实施电力需求响应 情况究竟如何?

2015-08-19 11:39来源:中国电力报作者:徐秋玲关键词:电力需求响应电力系统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8月12日11:00-12:00,北京市实施了首次全市范围内的电力需求响应工作。

本次需求响应共有17家负荷集成商、74个用户参与,其中工业企业29家,实现削减负荷约6.2万千瓦,商业建筑单位36家,实现削减负荷约0.8万千瓦,本市还试点居民用户参与需求响应项目,房山区、大兴区、丰台区相关社区的8户居民通过空调智能管控累计实现转移负荷约10千瓦,一住宅小区物业通过提前制冷技术实现小区全体商业和居民用户响应,实现转移负荷约800千瓦。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积极参与需求响应工作,通过用电设备智能监测、主动降低用电负荷、调整用电方式等措施,既满足了基本办公需求,又完成了本次需求响应的目标。

电力需求响应(electric demand response),指电力用户根据电价信号或激励机制做出响应并调整用电方式的行为,从而减少电网高峰电力负荷,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成本,增加系统安全可靠性、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简称需求响应。

8月13日13时42分,北京电网负荷达到1856.6万千瓦,超过前一日创造的1843.7万千瓦历史最大值,于今夏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为缓解电网高峰运行压力,继12日北京顺利实施首次电力需求响应工作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再次实施电力需求响应工作。

首日最高削减负荷7万千瓦还需挖掘更多潜力用户

中国电力报记者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电力处了解到,虽然这次北京实施电力需求响应的工作比较顺利,其实目标并没有真正完成。

那么这两日的实施情况究竟如何?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提前24小时发布需求响应事件,于12日11时~12时间调动北京市负荷集成商和电力用户参与项目执行,累计削减电力负荷约7万千瓦。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情况,临时组织大用户实施“提前30分钟通知”需求响应项目,在12时~13时间累计削减电力负荷近3万千瓦。作为北京市首次电力需求响应,17家负荷集成商、74个用户成功参与,其中工业企业29家,实现削减负荷约6.2万千瓦,商业建筑单位36家,实现削减负荷约0.8万千瓦。期间,还有居民用户成功参与,房山区、大兴区、丰台区相关社区的8户居民通过空调智能管控累计实现转移负荷约10千瓦,一住宅小区物业通过提前制冷技术实现小区全体商业和居民用户响应,实现转移负荷约800千瓦。8月13日,北京电力需求响应在11时~13时间再次实施,比实施首日执行持续时间多出1个小时,共15家负荷集成商、73个用户于电网高峰时段再次执行需求响应,削减负荷约6.6万千瓦。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给4个试点城市定的电力需求响应的指标里,北京临时性转移负荷指标为15万千瓦。为建立一定规模的可调峰资源库,还需进一步调动负荷集成商和电力用户积极性,充分挖掘本市可调峰能力。从前期需求响应组织工作来看,本市参与用户量和响应能力建设还需要一定时间来积累。同时,针对北京市服务业用电比例较高,可开发转移负荷能力“面广点散”的特点,还需进一步发挥负荷集成商的服务优势,充分集成用户需求响应资源,形成规模化需求响应能力。

原标题:北京电网首次实施电力需求响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需求响应查看更多>电力系统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