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市场正文

中国碳排放长期被高估 13年间被高估106亿吨

2015-08-20 09:48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碳排放燃煤发电火电机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被高估的碳排放

据介绍,此次核算清单中统计了中国所有行业部门化石能源燃烧的碳排放及水泥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覆盖了中国99%的能源消费量。

研究系统核算了中国各类能源的排放因子,发现中国的煤炭排放因子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值低45%,油品和燃气类的排放因子则与推荐值相近。“排放因子是指消耗单位燃料时氧化的碳量,同一种能源会因排放因子不同造成碳排量差异。”刘竹说。

目前中国产煤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但由于中国煤炭中的灰分较高,其含碳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碳排量“也相对低得多;然而此前我国煤炭的碳排量却一直依靠IPCC平均值计算”。该报告作者之一、中科院上海高研院温室气体研究中心主任魏伟说。

为得出中国煤炭排放因子的数据,在中科院科技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以下简称碳专项,该专项耗资8亿元,包括五个主题,整合了全国1000多位顶尖科学家参与)的支持下,魏伟等人分析了全国不同产地的700多个煤炭样本,这些样本占全国煤炭排放种类的97%。

研究还系统核算了中国燃料在不同工业技术类型下的氧化率系数,指出中国煤炭平均氧化率系数为92%,低于IPCC推荐值98%;此外,中国水泥—熟料碳排放系数约为60%,远低于国际组织采用的系数95%。“经过此次核算,在本世纪气候变化2℃范围内,中国的排放空间较原来相比可增加25%~70%。”刘竹说。

弥补缺失的话语权

“中国是第一个投入8亿元摸清楚国内碳排量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对碳排放变量系统调查的国家,显示了中国作为有责任的排放大国形象。”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领衔作者之一、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变化经济学教授关大博说。他也是此次报告作者之一。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对弥补我国在碳减排中缺失的话语权意义重大。碳排放清单是全球变化模拟、气候模型构建、制定各国减排政策及国际谈判的基础。当前,全球和各国碳排放主要由国际机构依据IPCC的方法和能源统计数据进行估算,相关数据发布机构包括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分析中心(CDIAC)、欧盟全球排放数据库(EDGAR)等。

原标题:《自然》刊文:中国碳排放长期被高估 13年间被高估106亿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火电机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