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报道正文

【服务篇】蒙西—天津南特高9标段:太行山上施工忙

2015-08-20 15:00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张加德关键词: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直接修路上山成本太大,而且山路行车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项目总工黄磊说,项目部从成本、效率、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了“碎石路+索道”运输的方式,并专门成立了运输队。

7月26日下午,我随黄磊乘坐越野车,在大山深处蜿蜒行驶了1个小时,冲上一个45度的陡坡后,来到一座山顶——4L121号塔所在地。这里的海拔1070米,山上已经平整出一块约20平方米的场地,堆满了石子、黄沙。“途经的这条长1.8千米的盘山碎石道,是我们用铲车把表面风化的石头铲掉,一点点平整出来的。”黄磊说,“因为通往4L120号塔的索道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运输起点场地,于是,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开辟一条到4L121号塔所在山顶的路,先把材料运到这里,完成4L121号塔的基础浇筑,再把这里作为材料站,架设通往4L120号塔的索道并延伸到4L119号塔和4L118号塔。”

紧靠4L121的山脚下小路边,是一条通往4R121、4R120、4R119、4R118的连索索道,长度大约3千米。材料先由卡车运到附近的大路旁,再由农用车沿着他们铺的简易路运至索道起点,上面的4基塔材料通过这条索道源源不断地运上去。我看到,由于这里山谷较为宽敞,农用车可以直接开到位,也便于堆放,所以600米内密布3个索道起点。“有些索道连接的塔基比较密集,省去了不少运输上的麻烦。我们巴不得一条索道能连10基铁塔呢!但事实并不如我们所愿。”项目经理赵冬说,按照规程规定,每条索道最长不能超过3千米。同时,太行山区平地很少,好几基塔的基础浇筑材料只能由单索道运输。为此,该项目部共新修碎石路近20千米,新建索道50条、合计长70千米。

浇筑基础所需的水又怎么送到山顶呢?黄磊指着场地旁一个2立方米大小、底部及四周覆盖着塑料膜的水池说,他们专门铺设了一条山下直通山顶的水管,并用高压泵把山谷里的水抽上山,储存在水池中。“把水抽到海拔1070米的山顶,用了4个高压泵,更高的山就需要更多的高压泵。”黄磊说。

5个月吃住山里忙施工

7月26日晚,我赶至项目部所在地的一个村子。为了表示欢迎,烧饭的大姐特意包了猪肉馅饺子,几盘饺子端上桌,没一会儿就被大家抢光了。质检员陈谦说,山里蔬菜少,他们吃的最多的是土豆和黄瓜,荤菜更少了。一旁的质检员程先华笑着接话说:“一个月也难得有这样‘享受’啊!平时,我们基本都待在山顶上,和施工人员同吃同住。”

“由于上山下山往往需耗费一天时间,不少施工人员从3月初到现在一直住在山顶上。加上山区禁止生明火,烧火做饭不可行,因此他们一直吃不上热饭热菜,饿了就啃面包和饼干,渴了就喝桶装水,晚上就在帐篷里凑合一夜。”赵冬说。

“勘察线路的时候,正值寒冬腊月,大山里冰天雪地,我们每天翻越七八个山头,步行十多里山路,需不停地用砍刀开路,那时穿件短袖都不觉得冷。现在,我最怕吃压缩饼干,因为那时我们背包里的水一般到下午就喝光了,饼干在嘴巴里化不开,就像泥巴一样难以下咽。”回忆山里的生活,陈嘉欣感慨地说。

陈嘉欣说,刚进山时,施工人员对1000米以上的高海拔环境都有些不适应,不少人头晕耳鸣,但大家没有畏难。沈红兵耳膜穿孔,回南京治疗10天后,又出现在了工地上。自3月初工程开建,大家一直都没有回过家。“我们都盼着8月20日基础施工全部完成后,可以抽空轮流回家休息几天呢!”陈嘉欣说。

原标题:太行山上施工忙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线路工程查看更多>